从坚持一年半每天原创文章的聊项目,到天使融资+线下孵化器+线下活动运营的新尝试,身份不断在变,创业调调却一直在。
车云按:国庆小长假,车云菌邀请七位来自咨询、科研、投资、移动互联网等行业的代表,一起探讨汽车前沿科技的市场观、投资观和学术观。作为我们春节“七人谈”系列策划的延续,我们试图通过一个人以及他背后的群体和机构,为变革中的汽车产业图景提供某种个人化表达。希望这七篇文章能让你度过一个极富深意、远瞻未来的小长假。
本文主角蔡华,从坚持一年半每天原创文章的聊项目,到天使融资+线下孵化器+线下活动运营的新尝试,身份不断在变,创业调调却一直在。
B座12楼联合创始人、盈开投资合伙人 蔡华博士
9月的杭州,满城桂香。街头大妈错身的当口,片语飘来的都是阿里;出租车师傅艳羡且不忿的告诉你,隔壁邻居不知道交什么运,打杂的也能捞着一笔;骑自行车沿苏堤走,小桥不断起伏出坡度。大家在谈论、在接触、在深入,创业成了茶余饭后的“八卦”话题,安逸里燥起来。
老城区有一条青年路,老式教堂的年代感隔着砖墙传话。往里走,教堂小2层就是蔡华的栖息地:123茶楼。刚刚装修好的茶楼里,绿植、艺术设计品,秀气劲儿没的说。从B座12楼到123茶楼,投资人、创业者、运营官集一身的蔡华,声音不大,聊得都是他接触到、经历过、感受着的汽车创业故事。
洗车应用为啥那么火?
8月份蔡华曾着重分析了洗车应用,数十家洗车应用各有利弊。拿杭州举例,眼下车点点与养车点点拼的正火,免费的概念不难理解,也正是移动互联网会走的路数:先砸钱圈人。洗车的频次相对高,看上去是一个容易的小切口。
可是,洗车能顺延到维修、保养吗?免费、补贴过去,能留下多少用户?与打车软件不同,用户和商家不像出租车师傅,靠这个多赚钱好吃饭。蔡华认为:整个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就是这样,抓住人群慢慢延伸,大方向没问题。产品好用,线下对接流畅,覆盖的点更多、更快,整体的运营能力才是关键。
“移动互联网80%都是靠运营的。”是创新面太窄吗?“中国人口多、钱多,创新不足以保持优势。只能维持最初两三个月的声量。数据没跟上、起不来,后来居上的不在少数。太多的历史证明,不是第一家能笑到最后。”
从什么途径接触到创业项目?
圈子和关系是做早期投资所倚重的部分。“不是说走在大街上或者说参加个活动,就能投。一般都是靠谱的人介绍。”而在汽车这块,此前B座12楼举办了两场线下活动,“经常搀和、交互,频繁见面。”
蔡华不排斥同类型项目,但会更谨慎。“相对而言,比较忌讳。但是对地域性的产品而言,联动、并购都比较快。”例如路由器、城市外卖,这是最快的方式。
汽车创业的特点是——
纯线上的汽车项目,比如查违章等,程度、频次的切入点都有点弱;而线下来看,汽车之家、车牛网等跟整车厂、车商等关系资源,不是普通人能做。但线下维修、保养、保险等,涉及到的金额又比较高,又吸引人来做。“这就容易形成割裂状态,线下标准化的东西没人做,车商之间的交易协议没有打通。洗车的服务,小门店的整合、保障性难点都很多。”
“难的还真不是线下,而是线上。”
汽车后市场的难点一向被框定在线下,服务不统一、管理难、店面配合度等都是问题,大家也都默认说,解决好线下问题,线上堆积的需求就能有效释放,合理流出。但在蔡华看来,“线下的东西其实不难,大方向对,标准化是砸到一定钱可以出来的。店面装修、培训、人员控制等钱可以做到。反而是互联网产品、动脑力的东西,出钱解决不了,产品的思维方向集合了创始人和团队的想法。”
共享经济下的汽车创业
蔡华对目前的P2P、拼车偏悲观。“商业逻辑来看,这些模式连接的两端都很难。条件成立的两个前提,拿打车举例,搞定出租车一个不难,送话费、做补贴就能留住。但对个人而言不一样。”数据不上量,任意一端都会失去信心、出现动摇,两端同时满足需要时间。
汽车维护的基本费用、保险、停车费、损耗程度,能够借用P2P的共享来减少车主成本。“短期很难,但是大家的投资逻辑和风格不一样。有些资本的培育期较长,愿意去做。”
还说了哪些:
寄售、买断、置换,对二手车的争议度或者说未来方向,没有确定的方向判断。“50%的二手车还是会流向4S店。消费选择上,贵和信任,还是倾向前者。”
暴利的识别成本高,价格也不是消费不起,小店又冒风险,想想还是算了,4S店还是主流。“尊重原有的玩法是对的。比如说二手车本来就这么玩,你不能打破。只能做资源整合,”
此前的汽车连锁多以赚快钱为主,加盟费、培训费,“大部分是挂个牌子,但对线下的控制力太弱。”借鉴酒店管理模式做汽车连锁是个好思路,但是,快捷酒店的品牌、线上导流效应如何应用到汽车维修上来,又是个关键。“持卡、线上预订,管控度很强,能够带来生意。”
资本市场比较功利,第一轮有个好故事、好团队或许能说服人,但在第二轮、第三轮就得看数据了。
三四线城市的玩法角度不一样,所以很多创业公司是盯着这块儿走的。比如说,网上KTV,消费场景的限制决定,需求更直接。比如手机QQ,感觉身边人用的很少,但它的市场份额比微信大得多。“你会发现很多商业模式很赚钱,但是我们不知道。这时的用户就在三四线城市。”
从去年3月底操作B座12楼,一年半的时间坚持每天原创,以“精尽人亡”的节奏干活。现在的蔡华有了新想法:做一款基于人脉关系的创业社交APP。融资、招聘、传播、学习、圈子、服务,在靠谱的周围人之间满足创业的六大需求。
“创业就像打游戏,如果攻略给你,那什么都不好玩。”
相关阅读:
我要说
登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