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见】UC创始人何小鹏投资的「小鹏汽车」,究竟是个“什么鬼”?

  • 2015/10/24
  • 车云网

与乐视、阿里、蔚来等众多流淌互联网基因的造车企业相比,小鹏有何不同?

提起小鹏汽车,很多人应该会感觉陌生,然而,这个低调团队背后的投资人阵容却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包括UC创始人何小鹏、 YY创始人李学凌等数十位互联网大佬。

小鹏汽车的业务很明确——造车。目前,搭载其“三电一屏”产品的试验车,已经完成了5000km的道路测试。

在互联网造车高潮与质疑一并来袭的当下,成立于2015年1月9日的小鹏汽车,究竟是如何规划的?与乐视、阿里、小米、博泰、蔚来、游侠等众多流淌互联网基因造车企业又有何不同?

带着这些问题,车云菌参加了小鹏汽车在北京798举行的第一次线下交流会。


价格10元万的电动SUV

先谈谈小鹏汽车规划中的落地整车产品形态。按照创始人夏珩的描述,小鹏汽车的产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词:跨界SUV、智能互联、电动车、百公里加速7-8秒、续航300公里、价格10万左右。

夏珩表示,小鹏汽车将纯电驱动系统和智能系统作为初期开发的重点,因为这两部分对于电动车产品来说最为核心。在小鹏汽车内部,这个阶段的开发被称为“三电一屏”,即电池、电机、电控和大屏智能交互系统。夏珩称,目前在“三电一屏”相关技术领域,小鹏汽车一方面借鉴了特斯拉的开放专利,一方面根据自身的产品规划目标做了具体调整。


小鹏汽车加装的车载大屏

目前,小鹏汽车推出的电机系统功率密度接近15kW/L、采用和特斯拉相同的18650 电池、经过4次迭代的液冷电池包能量密度超过150wh/kg、最大输出功率超过230kW。

在车身设计领域,小鹏汽车正与阿尔特设计公司共同进行相关开发工作,目前有7个造型方案备选。夏珩希望在正向开发的基础上,保证产品在2016年下半年完成设计冻结并开展零部件开模生产,年底开始首批样车制造,量产车在2017年中旬上市。

关于车型目标人群定位,夏珩表示,不希望产品高高在上,而是希望工作3-5年的年轻人都能买得起,因此产品最终价格会被控制在10万人民币左右。

在团队结构上,小鹏汽车的员工主要来自广汽、宝马中国、兰博基尼等整车企业和德尔福等大型零部件公司,以及三星、华为、微信等科技/IT 公司。夏珩表示,50 多人的团队中,几乎都是有七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程研发人员。

走出“模型公司”的怪圈

在车云菌看来,事实上现在谈产品落地形态,对于任何一家互联网初创造车公司来说,都为时过早,原因不言自明。但是,就小鹏汽车这个样本来说,其相对其他的互联网造车公司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

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小鹏汽车没有陷入业内诟病的“模型公司”的怪圈,即造一台概念车出来,很炫酷,但不能开,真正概念车到量产车的落地时间不详。

在车云菌与小鹏汽车各工作人员的交流中,也发现此次他们主要还是讲目光集中在其“三电一屏”的产品上。根据夏珩的意思,其造车的战略是由局部向整体过渡,即优先做好重点部件,而非一开始就着力于推出难度更大的整车。

为了验证自身主导的单个部件的可用性,小鹏汽车会将这些产品在现有整车产品上试装,并进行各种试验,这些整车在公司内部被称为“杂交”车。

在交流会现场,车云菌看到了一辆印有“小鹏汽车”Logo的雷克萨斯NX300h,这台车正是小鹏汽车的第一台“杂交”试验车,上文提及的“三电一屏”产品,正是在该车上实现了第一次搭载和试验,包括第一块电池、两个电机、一套电控系统、以及包括软硬件在内的一整套车载智能系统。目前,这台“杂交”雷克萨斯NX300h可以实现7.4秒的百公里加速和170km/h的最高时速。


发动机舱特写,发动机被换成了电机

小鹏汽车的另一个特点体现在产品战略——并没有像特斯拉、蔚来汽车、博泰等公司一样“由高至低”,而是首先主推10万左右的入门级产品。

在车云菌看来,这种思路很理想,但却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作为初创造车公司,在其公司和产品需求量级难以达到一定规模时,成本的提升是必然事件,而假设采用降低产品技术、配置等指标的方式降低成本,也就难以保证其希望达到的产品形态,尤其是电动车。因此,其他初创造车企业选择高端产品入门有自己的道理。

绕不开的制造和集成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品形态可以随便说,但真正要求其落地,就不是说说而已了。小鹏汽车面临的问题,和其他互联网造车公司一样,绕不开制造、也绕不开集成。

夏珩表示,小鹏汽车目前已经在和一家汽车制造商接触,并做了初步的沟通,希望能够借助整车厂的力量主导车身制造和总装。

不过,这里还涉及非常棘手的集成问题。车云菌曾和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李克强交流,他认为,很多互联网从业者会认为车辆是由一个个模块组成的,做好一个模块装上车就行,但他们恰恰忽略了汽车产品的一大核心技术就在于系统的集成和匹配。因此,小鹏汽车即使顺利的开展各个零部件开模生产,真正到集成组装时,问题还是是绕不开的存在。

最后提一句,小鹏汽车的最终产品名称还没有确定,如果真能按照计划在2017年中旬推出一辆炫酷的、电动的、智能的、10万元的SUV,我想我一定会考虑买一辆。

更多评论 收起评论

我要说

欢迎您!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