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背靠整车厂,车享网依旧在汽车电商的进阶之路上徘徊、求索直至痛苦的突破。
“全生命周期”早已是车享网的自冕光环:新车、二手车、维修与保养、门店运营、社区社交等,整车厂资源盘活的架势让车享网的每一次亮相都自带“金主”气势。
而似乎是在9月20日的车享家品牌发布会上,车云菌才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即便是背靠整车厂,坐拥经销商这似乎是现成的线下门店,车享网依旧在汽车电商的进阶之路上徘徊、求索直至痛苦的突破。
借用车享网CEO夏军的一句话:“很多概念就是个见光死。”但这不妨碍另一个认知:恰恰是教训与试错,让车享网这一整车厂自营品牌,走在了不少人的前面。
左起:车享家CEO吴宏,车享网CEO夏军
先来看看发布会现场提及的一些重点信息:
1、连锁实体服务品牌“车享家”计划以每月开设15家门店的速度,在全国铺开一万家线下门店,这其中,70%为社区店,部分为区域中心店,着重满足培训、新车展示、二手车买卖等功能;
2、车享家未来将开放运营,股权多元化,战略投资人、产业投资人、财务投资人等将逐步纳入到车享家品牌体系当中,这一点也从现场投资人的座位方阵中得到印证;
3、20日当天,12城50家车享家门店已正式上线。同时亮相的APP“车享宝”将作为车享家品牌在移动端的统一入口;
4、上汽集团旗下一家主做配件供应链、配件技术开发与集成的公司已与车享家合并,辅助打通车享家对配件环节的业务需求。
就在车云菌对车享家这“一万家线下门店”的执行标准、人员配备、落地速度、进程规划等具体细节问题存疑的时候,朋友圈、微信群里各路汽修后市场的创业者们先炸开了锅、乐开了花。
大家难得的一致:吃得咸鱼抵得住渴,接下来就干一件事,坐等被收编。
这其实透露的是一个关键问题:究竟这一万家店会不会真的全部直营?再往深了说,如何对一万家门店的服务标准进行规范?如何介入做多品牌汽修服务?迅速扩张的成本消耗能否延长直至留住车主的全周期消费活动?
诚如夏军所说:“有一些明明很容易的选项,找人来做或者是地推,收编路边摊、夫妻店。”但在车享家看来,现存的创业模式中,泡沫破灭后将不复存在。以整车厂的资源,深入整合这个几乎不被算入产业GDP的后市场,车享透露的不光是壮士断腕的决心,而是在新车业务的利益链条难以撼动的现状下,车享平台寻求的另一个电商突破点。
随后,车享家CEO吴宏介绍了门店操作的具体打法:
首先,每一家门店的业务和服务内容尽量简单化、标准化,要有一套快速复制的模型;
其次,尽量依靠系统支持,减少人力实际操作的消耗;
另外,从基本培训开始,组建成长型团队。
而整体“社区门店+中心店”的运营方式,也在服务伊始就确定了业务类型的分层。基本保养、日常养护、事故维修、二手车等,分工操作,层级递进。
至于在我们看来是个威胁的互联网低价推销、高打名号的做法,车享家颇显自信,“上汽自身的资源、价值、技术,这是我们过去三十多年沉淀下来的最大优势。”
另一个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是,车享家大手笔挺进汽车后市场,这让一个母体产物的经销商们作何感受?夏军打了一个比喻:“4S店是三甲医院,车享家是社区医院、中心医院。”
话虽如此,可上汽集团对车享的容错能力究竟能接纳到何时?对平台挣扎在亏损边缘的现状究竟能支持到何时?对投入产出比的帐又作何打算?
车云小结:
在资本、市场、创业者三点连成一线时,汽车后服务市场的创业格局先是一片惊喜,紧接着以价格战、补贴战、融资额度战奉上一片惊吓。
但这些似乎都敌不过车享平台的资源内部整合:毕竟,比谁动得快的时代,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
我要说
登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