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见】优车诚品创业百日回望:老人家说的都对!

  • 2014/06/11
  • 车云网

创业路上,哪些问题是提前预设并得到验证的?哪些感悟是实实在在走过才唏嘘说:道理我懂,决定难做?

2月份项目初建,5月初开门试运营,优车诚品创始团队已经熬过了百日。从58同城到优车诚品,四位合伙人给了媒体关于“老男孩”的最佳示例。

哪些问题是创业前预设并得到验证的?哪些真相是不认为会发生在自家团队却痛苦的给了一刀的?哪些感悟是实实在在走过才唏嘘说:道理我懂,决定难做?优车诚品创始人丛林感慨万千:老人家说的都对!

1、创业不是请客吃饭

“一定要打架,不打架有问题!”

即便此前均有创业经历、也是长达十多年的朋友,第一次合伙创业的4人组,还是会遇到很多理念、看法截然不同的时候。

每个人都靠直觉做决定,这个时候,一个良好的投票决策机制很是必要。网站有一个频道,车源来自4S店。关于要不要把“4S店合作车源”的字样标注,他们产生强烈的分歧。正方认为消费者信任4S店车源,反方认为4S店服务太差劲肯定会影响品牌。为这一个问题,创始团队的4人打了半个多小时。结果没分出胜负,最后决定用事实说话,各自测试三个礼拜,再来定论。

经常遇到这样的细节讨论问题,争论到直接拍桌子。在可预见的短期目标上,这样打架是一种较真的辩驳。幸好大家都是对事不对人,是多年好友和生意伙伴,彼此知根知底。优车诚品目前只会在途径到达上产生分歧,对终点和商业模式不会产生根本原则性的不统一。

2、创业最难的是找人

“缺人是永恒的话题。” 

创始团队的中层大部分都是4位创始人带来的子弟兵。此前均有各自创业经历的4位创始人,通过共事培养出一批可信任的伙伴。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共同认可,不论能力、个人品行、事业方向等。

少量是4位创始人一起挖来的,这里要提到一位总工程师,丛林称他老高。他曾任路虎的技术总监,也是中国赛车协会的技术裁判,是业界的一位知名人物。在遇到优车之前,老高正在经营自己的汽修店,过着优哉游哉的老板生活,生意稳定,衣食无忧。

在优车还没有钱、没有品牌的情况下,只好凭诚意说事儿。“我们几个人就经常去找老高聊,谈生意,谈未来,谈人生志气。”被说服的老高亏本转让了自己的店铺,带着全家老少从天通苑搬到亦庄,开始了人生近40岁的再次创业之旅。

然而,时至今天让丛林最头疼的,依旧是人才问题。曾经听无数创业者感叹人才的可贵,今天也要表达一下“他们说的太对了”。

3、诱惑很多,别轻易动摇

“诱惑都是陷阱,不该你赚的钱不要眼红。” 

汽车行业巨大,创业分支繁多。一路上多少会遇见很多方向性的挣扎,新模式的出现总是会让创业者犹豫,要不要跟着做?得益于此前58创业的经历,丛林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觉得:跟不跟是一个定力的问题。跟就要押注全部的资源来做转向,否则就不要跟。以他的经验来看,盲目跟进去的大部分是会死掉的。

拿最近国外的Beepi来讲,丛林将其定义为“带回购条款的非现场寄售模式”。但是,目前在中国的二手车市场,在基本的买卖秩序还未形成的前提上,何谈交易市场的创新?货物安全还没有保障的时候,希望通过改变交易模式来创造价值,这在现阶段的二手车市场是行不通的。

丛林分享道,“创业公司资源有限,我们没有动摇,但每天都会讨论。上周还在探讨汽车金融是否比汽车零售更值得做?结论是,事情很好,但这并不是我们这个团队的最大擅长。”

如何最终下定论?有一个方式帮助判断,比如说:新模式的出现是否会威胁到自家创业的现有模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的确需要团队思考。

一句话,诱惑都是陷阱。世上的确有很多更好的生意、更好的模式,但要记住一点,要客观考虑新模式与自家业态的关系。

4、创业不可能做到完美

“重要的是,你只要比竞争对手做的好足矣。”

在丛林的设想中,在优车诚品买车的用户会感受到贵宾的服务。提车的时候,车戴一朵大红花、赠送一本使用指南:告诉买家车在什么阶段需要做保养、故障码对应的解决方案、换机油时什么牌子的性价比最高,等等。另外,开发一套会员体系,帮助买家记录汽车使用的所有信息。

“这是我迟早要做的事情,但在真正开业的时候,团队真心做不出来,只能保障基本的运营。拿到一辆安全的车已经倾尽所有人力。”

“每卖一辆车,我都会遗憾,这就意味着我没有给用户提供一份完美的服务体验。包括市场的策划,我会觉得,如果再给我三天时间,我能打造一个非常好的东西。但就是没有这三天时间。”

车在跑,没有停下来的奢侈。假如轮子出了什么问题,你只能边跑边换。

5、创业需要非常强大的神经

“自我怀疑、低落终有时,神经强大、伙伴同行很重要。”

筹备期间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丛林对自己产生了巨大的怀疑:是不是我们几个不行?

也是一位合伙人觉察到他的低落,一顿“臭骂”。“第一个月就卖了50辆车,你有什么好消沉的!”这个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合伙人除了用来“打架”,还可以在你最需要支持的时候鼓励你。这可能也是多人创业的好处,基本不会同时低落。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在创业期间,4人中的3个家庭都怀了第二个孩子。而自称“减肥从来没成功过”的丛林,也在创业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瘦了20斤。

“从0走到1,这是最难走的过程。创业不要一个人,孤独与低落的创业历程,一个人是无法承担的。即使你成功了,你可能也不会快乐。”

后记:

一个问题是,优车诚品面向北京的中高端产品市场,利润空间相对较大,如何以中央定价地方,标准化城市递进?在向二三线城市扩张的时候,是否会遇到定位过高的问题?

丛林解释道:这其实不牵扯难度,只关乎选择。好比超市进货,如果这个区域不适合高价产品,那我就砍掉这些。不是说城市往二三线走,服务就会有差别。店面运营、推广、销售服务等,运营角度的标准化是不变的。

更多评论 收起评论

我要说

欢迎您!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