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没用汽车新技术盘点,自动泊车和HUD居然是“鸡肋”

根据J D Power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很多车主对汽车制造商投资数十亿美元开发的新技术似乎“不买账”。

根据J.D. Power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大多数车主对汽车制造商投资数十亿美元开发的新技术“不买账”,而技术使用率不高也间接给厂商和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在“最没用汽车新技术”榜单上,自动泊车、抬头显示器等热门技术赫然在列。而为公众所聚焦的苹果CarPlay和谷歌安卓Android Auto也纷纷中枪,成为车主“不愿意要”的“鸡肋技术”。

使用频率最低的汽车新技术前五名

8月25日,J.D. Power公司发布了《2015年驾驶员汽车交互体验报告》(2015 Driver Interactive Vehicle Experience (DrIVE) Report.SM),该报告面向4,200余名车主展开调查,针对这些车主在购车/租车最初90天对新技术的反馈进行总结,调查时间介于今年4月到6月之间。

调查总共列举了33种汽车新技术,包含诸多时下大热的尖端技术。然而在车主实际用车过程中,33种技术里其中16种技术少有人问津,至少有20%的新车车主称从未使用过,可见近一半新技术只是“看起来很美”。

最受“冷遇”的前五名技术分别为:

第1名:车载礼宾服务(In-vehicle Concierge)

从未使用的车主比例:43%

第2名:移动路由器(Mobile Routers)

从未使用的车主比例:38%

第3名:自动泊车系统

从未使用的车主比例:35%

第4名:抬头显示器

从未使用的车主比例:33%

第5名:车载App

从未使用的车主比例:32%

苹果和谷歌相继中枪

J.D. Power副总裁Renee Stephens在接受采访时称,在车主认可上述新技术或新功能之前,往往会存在30天“窗口期”,“如果车主这段时间内未使用这些技术或功能,他们可能就不会再使用了,因此这段时间至关重要。”

报告还称,在前期车主购车阶段,如果经销商未向车主对某项功能进行解释说明,车主从不使用该功能的可能性也更高。此外,当车辆交付车主手中后,如果车内某项功能未被激活,导致车主不知道汽车配备该项技术,这种情况也会对新技术的使用率产生影响。

J.D. Power还列出了车主不需要的技术或功能。20%以上的车主表示,购买下一辆车时可能不会考虑14项功能,其中包括苹果CarPlay、谷歌Android Auto、车载礼宾服务及车载语音短信等。而在1977年至1994年出生的“年轻一族”(Gen Y)人群中,至少有20%的车主表示,其不需要包括信息娱乐系统和移动互联在内的23种技术。

对此,J.D. Power表示,车主普遍认为某些技术并不实用,或者“某些功能作为选装包附带的一部分,但本来并不想要。”

车云观察:

虽然J.D. Power的这份报告是在美国进行的调查,但无疑也给我们带来一个有趣的提示:我们认为用户需要的新技术和新功能,是否真的就是用户需要的?或者,我们现在所能够提供的新技术或者新功能,虽然戳到用户痛点,但却依然没有解决用户的痛点?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J.D. Power搞了这个调查显示有些功能使用频率不高,但从数据来看,即使是排名最低的应用,也有57%的用户已经体验过。对新技术和新功能而言,能够推广到这样的比例,也不能算低。

但是我们或许可以做得更多。比如在新技术的推广上,是否应该由强制安装,转变为自由选择?既让我们的销售人员能够更加卖力的推广和解释我们的新技术和新功能,同时也能够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和使用新功能,并同时降低那些不需要这些技术和功能的用户的购车成本?

更多评论 收起评论

我要说

欢迎您!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