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见·经年】VisualThreat:不愁资金,只差具体的「产品形态」

  • 2015/08/24
  • 车云网

黑客们频繁的漏洞揭发给了严威一个好机会,在车企与各类供应商都愈加重视的当下,剩下的就是产品形态问题了。

【创见·经年】系列是车云在对创业者深度关注、了解的过程中,推出的特别回顾系列。创业苦旅,我们常常发问,这一年,我得到了什么?我失去了什么?我该如何继续往下走?一去经年,回顾一路走来的变化,将引导我们厘清方向,寻找质变的爆点。

“经年”系列每周一、周三推出,我们将率先看到,那些参加2014LINC汽车创业大赛的创业者,如今的业务、生活状态。他们曾有过迷茫、势单力微,也有过坚定、欣喜若狂。后来的故事,又延伸出了怎样的脉络?

——编者按

VisualThreat创始人严威

再次见到严威,是在360的极客光环节上。在去年所有的参赛队伍中,严威的VisualThreat是最为特殊的一支。其一,是因为它的大本营在硅谷,但很多客户却在国内,所以严威基本就处于中国、美国两地飞的状态。国内虽然也有相关团队,但是很多事情依然需要严威亲临。

其二,则是VisualThreat的产品。汽车业的创业,需要经营买方市场的相对较少,大多数集中在toC的团队中,toB中更是凤毛麟角,“汽车里的安全软件”占据其一。是否能够收获合作,完全取决于需求,在此之前,很多人并没有把这个需求当回事儿。

但克莱斯勒Uconnect事件打开了一个开关,不仅是让安全卫道士们加快了对汽车的攻略节奏,对于VisualThreat这类以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为生的创业公司来说,也是给予了额外的机会。因为在频繁攻略的鞭策之下,尽管在表象上并不明显,但实质上,车企、供应商、TSP、后装企业等一系列相关人士逐渐开始正视这个问题。

额,或许你依然对“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创业公司”这一说法比较疑惑。这个说法在互联网中并不少见,VisualThreat创始人严威曾经就任职于McAfee。但是在汽车行业中,可以联网也就是这几年的功夫,网络安全问题并没有实际的案例出现。好在随着黑客们热情的增加,攻击案例的密集,引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最明显的对比,两年前Chris Miller破解丰田普锐斯的时候还只是在黑客圈引起了轰动,而今克莱斯勒就完全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所以在克莱斯勒的事件之后,我们在跟客户谈合作的时候,不管是车企、T-box企业还是一些外包商,对于这一块的关注与重视,明显多了起来。”

所以,对于严威和VisualThreat来说,业内形势大大好转。不仅是谈合作的时候筹码加多,更有美国交通部等客户主动找上门。

所以,尽管A轮融资还在最后的确认阶段,但是严威对于资金并不担心。VisualThreat的开发成本很高,虽然产品只是软件,但是需要结合硬件进行研究,好在toB的商业模式也让他们并不需要在推广上花费太多成本。而且,VisualThreat的客户并不少。除了在租车行业、TSP与后装车机厂商之外,在移动端还有一些银行客户,也正在与一家车企进行洽谈。

因而,严威认为更重要的问题是“产品以什么形式进入车辆”。

在去年参加LINC大赛期间,VisualThreat和它的创始人严威还在OBD上卯着一股劲儿,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把安全软件送入到汽车之中。现如今,这依然是严威认为可以实现的途径之一,但却是他交给客户的选择项,在产品形态上,软件先行,后续可能硬件补上

软件先行的好处是,VisualThreat的产品功能更加完善,从去年单独的一个防火墙变成了现在的“保险丝(FUSE)”车联网安全防护体系。所谓体系,即可以看做一个套装,除了防火墙之外,还包含有OTA在线升级、策略分析与事件管理。

之所以如此设计,用严威的话说,如果与杀毒软件进行类比的话,OTA在线升级是提供了下载与升级的方式,防火墙是杀毒形式,策略分析则是确定安全策略,事件管理则是相当于病毒报警。“现在车载系统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出现了这么多攻击和破解时间,但是车企都不知道。”事件管理就是让车企能够知道车辆在何时何地遭受到了什么攻击,根据记录下来的事件信息,车企可以用之进行反查系统存在的漏洞并进行修复。“做安全应该能够抓到所有的数据。”

目前对于保险丝,严威表示未来会将越来越多的东西放到云端,至于产品的具体形态,则看车企或者其他合作伙伴的需求,看车企能够接受什么方式,就让安全软件以什么样的形态进入车里。

不过,虽然现在前装依然是严威要攻略的重点,但是直接与车企合作,在他看来,却并不是最佳选项,因为周期太长。在他看来,最好的角色是Tier 2或者Tier 3,去与Tier 1和Tier 2合作。

当然还有另一层原因。车企与揭露安全漏洞的黑客们之间关系会比较奇怪,虽然也有合作情况的出现,但其实“车企在出现问题时,更愿意去找自己的供应商解决问题”。

车云小结

在网络安全这个点上,严威算是最早一波看到其潜力的人。在创业团队中,也是极少的一批。这一年汽车创业规模加大,但是同类创业项目却几乎看不到。

不过,在行业中,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转身。比如360,在一年前就建立了专门的汽车网络安全队伍,开始攻克汽车安全项目,其背后的目的,也是为了与车企进行合作,将安全管家的项目从互联网推进到汽车业。国外也有类似的转型,今年在黑帽大会上物理破解特斯拉的队伍原本专注的就是移动端设备。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看的是狩猎能力,至于出发晚了的,则要看“夺食”的水平了。

更多评论 收起评论

我要说

欢迎您!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