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滴滴快的宣布旗下代驾业务——滴滴代驾正式上线,而代驾行业老大宣布推出“就是快”活动,代驾行业的战争正式开启。
今天,酝酿已久的滴滴快的旗下代驾业务在北上广深等10个城市正式上线,年底计划覆盖城市超过100个。而在同一天,代驾这个细分领域暂时的老大——e代驾则宣布推出新活动“就是快”:活动期间每晚8点至10点,代驾司机如果在8分08秒内没有到达,用户就可以享受免起步价。
外界认为普遍认为,这是e代驾对“滴滴代驾”上线的阻击。实际上,当滴滴快的宣布将要推出代驾业务时,e代驾就在积极备战中:
1、1亿美元的D轮融资。5月5日,e代驾宣布获得美国华平投资集团领投,经纬创投、光速安振创投跟投的D轮1亿美金融资。该笔融资为e代驾拓展业务提供了弹药,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2、完善保险体系。6月29日,e代驾宣布联合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发布专门针对代驾司机的人身意外险种——e代驾平台司机意外险,同时,e代驾还宣布将旗下平台投保的代驾责任险最高赔付额从200万提升至1000万。
3、启用代言人,提高品牌形象。7月9日,e代驾宣布启用品牌代言人战略,正式公布“黄丹丹”组合(黄晓明+宋丹丹)为品牌形象代言人。使用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这在代驾领域尚属首次,与之配合的是一系列的广告宣传,在“滴滴代驾”上线前让e代驾占据了一定的先机。
再到今天推出“就是快”,e代驾为了应对“滴滴代驾”的上线,可以说是精心布局了一个连环阵,代驾行业的战争也正式打响。但是,这一战对e代驾来说可能是生死战,而对滴滴代驾而言,却只是个开始。如果e代驾的阻击战略没有足够的效果,那它目前行业第一的地位就十分危险。
车云菌曾推出中国首份代驾业调查报告,在滴滴代驾之前,基本只有爱代驾尚能和e代驾一争高低。和爱代驾、安师傅、微代驾、云代驾这些对手相比,滴滴代驾是真正的高富帅,在资本层面,柳青在不久前的采访中说,滴滴快的的现金达到了25亿美元;在技术层面,一直耕耘在打车、专车领域的滴滴快的,所搭建的用户下单、系统派单以及司机接单等整个技术体系,能给予代驾系统最大的技术支撑。
不过,滴滴代驾事业部总经理付强介绍的基于司机画像和路况信息进行派单的动态智能调度系统,车云菌有点疑惑,因为和打车、专车的司机不同,代驾司机一般到达现场并不是开车,而是步行或者是依靠自行车、助力车等,所谓的路况信息如何影响派单呢?
代驾司机一般使用类似滑板车的助力工具快速达到现场
对于e代驾来说,超过10万的注册司机和业务覆盖近200个城市是其硬件上的优势,已经初步建立的服务体系、服务口碑以及服务品牌是软件上的优势。但是,滴滴快的打车、专车等业务覆盖范围比e代驾有过之而无不及,滴滴的民众认知程度也要远高于e代驾。而且,e代驾还需要预防会有多少代驾司机“跳槽”。
从服务及保障来看,滴滴代驾今天推出的司机返程方案、代驾平台责任险以及“起步价+公里费”的计费方式,都是e代驾早已验证过的方法,并无新意。从这个角度来看,代驾行业可复制性非常强,下面就看滴滴快的愿意砸多少钱了。
用补贴赢得市场,滴滴快的可谓是驾轻就熟,两者合并前的补贴大战将所有对手击溃,合并后又用补贴把业务从打车拓展到专车、顺风车等领域。今天的发布会并未说明对代驾业务的补贴手段,但这又似乎已经就在不远处等着。处于第二梯队的代驾公司可能需要好好想想,接下来是继续坚持还是另谋出路。
我要说
登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