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从中报数据分析,从企业成长的角度看,结果简直如同教科书一般的合理,但也只是看上去很美。
A股汽车板块的第一成长股,同时也是2013年整个A股市场的大牛股长城汽车,日前公布了首份净利负增长的半年报。虽然比例只有-3.25%,但与其历年50%左右的超高速增长(2012年、2013年增长分别为66.63%、44.47%)比起来,这个-3.25%还是颇为扎眼的。到底该如何看待长城的负增长?是上升途中的整理,还是长城的成长拐点已经出现呢?本篇我们先单就财报本身来分析分析。
营收分析:虽然增速放缓,但总体仍健康
利润出现负增长,人们首先关注的自然是营收情况。如果从增长的角度来看,长城汽车2014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的确不够理想。2012年、2013年年报,长城汽车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43.44%和31.57%,而2014年上半年则滑落到7.99%。很显然,利润负增长的原因里,营收增速放缓是主要原因之一。
从营收的构成来看,占绝对主导的汽车行业收入达到284.19亿元,同比增长8.36%。从区域来看,国内营业收入达到265.43亿元,同比增长12.6%,出口收入则同比减少近30%,只有18.76亿元。从这些细分数据来看,长城汽车在国内市场的收入状况总体还算是比较健康的。
成本分析:管理费用大增是导致利润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尽管收入的增速放缓,但毕竟仍有着7.99%的增长率。收入增利润减,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是会不会产品的毛利率发生了变化。通过对中报的分析可以发现,答案是否定的。2014年上半年长城汽车的毛利率依然高达25.11%,虽然略低于去年同期的25.35%,但这个细微的变化绝不至于引发利润增长由正转负。事实也是如此——2014年上半年的毛利润为71.6亿元,比去年同期的67亿元还多了4.6亿元。
进一步分析报表会发现,“罪魁祸首”源于期间费用。这其中,销售费用为9.06亿元,比去年增加了不到0.5亿元。从明细看,销售人员的工资薪金、售后服务和运输费用有所增加,广告和媒体服务费、税费以及港杂费有所减少。这些变化都属于相对合理与健康的,变化幅度也在正常区间内。至于财务费用,由于长城汽车现金流充裕,因此这部分费用为负值,并且绝对值比去年同期还大(即对净利的影响是正向的)。
那么最后就归结到管理费用了。长城汽车的管理费用由去年同期的10.34亿元增加到16.05亿元,增加了近6亿元,增幅高达55.19%。
由此可见,长城汽车上半年净利同比减少1.33亿元,主要因素就是管理费用激增所致(毛利润增加4.6亿,管理费用增加6亿,二者之差为1.4亿元)
费用分析:变化主要源于研发支出大幅提升
直接从科目看,管理费用剧增可不是什么好事。很多企业的“由盛转衰”都是由管理费用失控引发的,那么长城汽车是不是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呢?
管理费用中常常容易滋生浪费、腐败和成本激增的科目,如业务招待费、工资薪金等,同比反而是降低的。其他大多数费用的变化也都在合理的范围内。唯独有一项——技术开发支出,由去年同期的5.81亿元增加到了11.56万元,增幅接近6亿元。
虽然中报的项目很多,还有诸如税费的变化、投资收益的变化等等,但通过这一番梳理不难发现,导致长城汽车2014年中期净利润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研发投入增加了近6亿元。
投资和新品情况:主要用于产能扩充、技术研发
长城汽车募集资金在投的项目,包括年产10万台柴油机项目、年产30万台EG发动机项目,年产20万台 6MT项目以及年产40万套的铝合金铸件、车桥及制动器项目、内外饰、车灯具项目,都已经或接近完成。
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重点为项目金额达40.89亿元的徐水基地,这个项目主要为投产H8、H9等高端车型而建。然后就是已经开始投产的天津基地(23.89亿元),以及长城汽车技术中心项目(20.63亿元)。
从项目投资情况来看,所有的项目都是为主业产能扩充、新产品投产,以及技术研发而来的。
车云小结:看上去很美
如果单从中报数据分析,从企业成长的角度看,结果简直如同教科书一般的合理——在企业高速成长的同时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在这个过程中会导致利润增长的减缓甚至短暂回头,一旦研发转换成成果,企业又将步入高速增长。但从产品层面来看又是如何呢?咱们明天接着表。
我要说
登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