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国三分之一军车将实现无人驾驶,并迎来无人驾驶车大规模民用。我国87年才开始无人驾驶技术研究,目前落后美国5-10年
本文系第三届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年会《无人驾驶汽车最新进展和技术应用》的主题演讲,发言人系国防科技大学贺汉根教授。
无人驾驶与人工驾驶的关系
汽车无人驾驶这个技术有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汽车无人驾驶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东西。很普通的来说,就是利用信息把汽车驾驶员从车辆当中解放出来。
无人驾驶怎么实现呢?大致三个方面:
第一个要给汽车安一个眼睛,就是摄像机,还有雷达,主要是对车周围的环境进行采集。
第二个,要使汽车具备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利用计算机。一个是激光雷达,还有一个是毫米波雷达,利用传感器得到的信息使汽车能够自己做决策,规划自己应该走的哪条路线。
第三个,路线规划好了以后,要有能力来驾驶这个车,也就是像人一样的来把握方向盘,适当的时候踩油门,或者刹车,讲起来也非常简单。
人开车是基于对周围环境的理解上来开车的,而且人对当前环境的突然变化有一个很合适的反应能力。实事求是的讲,现在的无人驾驶车没有这个能力,只能识别路面的特征或障碍物,而没有一个理解。比如说一个主道上如果是有一块石头它就不管了,为什么呢?原因非常简单,现在的计算机识别的能力远远高于人的眼睛,但现在的人工智能,从理论上来讲还远远不如人的大脑。
计算机开车有优点,比如说对路边,汽车前面的距离测量的非常准。第二,计算机的反应快,看的远。因此无人驾驶汽车,能够实现主动安全,比如说人看到前方有障碍物,它能够马上反应,而且准确。因此,从原理上来讲,在开车的过程当中,人开车跟计算机开车是一个很本质的区别,但是又是互补的,这就是无人驾驶技术的根本价值。这就决定了它有很多用途。比如说救火的时候,人们很难进,这时无人车就可以进去。
无人驾驶的应用
我们现在探讨一下汽车无人驾驶的应用。第一个就就是安全应用。大家都知道安全带,气囊。我们知道德国和欧盟没有气囊到高速公路开车是违法,主动安全是什么意思?就是你的气囊也好,安全带也好,都是为了在汽车撞车以后减轻受伤程度的,主动安全要求汽车不追尾,别的车超我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我一定要回避人家。像欧洲就是超安全公路系统,如果每个车都安装了这个主动安装系统,你不去超别人,别人撞你的时候还可以躲避。
主动安全系统的装备,低档的已经上了市场,大家非常熟悉。再高档一点就是,它具备这么一个能力:首先它可以看到驾驶的司机是否在正常的驾驶汽车,然后一旦它发现驾驶员失去了对车的控制能力,就会马上反应,规划开车路线,第三就是把车自动开过去。这三个事情就是无人驾驶技术的基本功能。
这种安全系统都装备起来了,有一个人问我,说交通事故会减少多少,保守的估计,交通事故会减少60%。对我们国家来讲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每年都在8万人以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很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事情。这个主动安全系统为中心的汽车电子产品,有专家估计,将成为一辆车价值的50%以上。
我们跟国际上的一些先进的国家差距比较大,赶上去,超过它们,还有待于20几年的努力。但是这个技术不一样,它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我们比国外稍微晚一点,但是我们有能力跟上它。我们把这个技术掌握在手上,我们国家汽车自主的这部分至少有50%。这是一个很快的应用场合。第二个就是特定场合的无人驾驶。比如说飞机场,特定场合的运输都可以靠无人驾驶。当然还有军事方面的,美国人宣布说,2015年到2020年,美国的军车三分之一要无人驾驶,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无人驾驶技术的国际研究
正因为无人驾驶技术,军用也好、航天也好、民用也好、用处比较大,所以世界上都比较重视,我们来看一看国际上这项技术的重视程度,美国应该说是研究这项技术最早,目前为止也是水平最高的。上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它们在实验室里做了一个无人小车,这个车会凭借车上的传感器和计算机自己走,打开了一个新的概念,或者新的技术,这是值得肯定的。
接下去,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卡梅隆大学就做这了事,它们做了15辆自主车,从美国的东部开到了西部,自主的,5500多公里,在高速路上开,计算机控制方向盘。现在全世界的无人驾驶基本的指标也是这样,路程的3%人来干预是可以的。
美国DARPA组织了三次无人车挑战赛,它要求是这样,凡是已经搭了这个项目的单位不准参加比赛,主要是为了通过这次比赛看看哪些大学,哪些单位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然后它把它的项目就给这些单位。第一次比较有名的比赛就是穿越沙漠,240公里,100支队伍参加,很可惜没有人达到。但是它们进步很快,第二年环境几乎是差不多的,有五辆车完成了任务,其中斯坦福得到了第一名,卡梅隆大学得到了第二名。这是美国的一辆车,代表了美国无人驾驶城区和成绩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美国在发展无人驾驶组织方向上的一个进程。
Google是一个公司,它们研究无人车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美国的西部无人驾驶,原因美国的西部相对的来讲比美国东部车辆要少一点;
第二阶段它们要到美国的东部来开,因为车辆稍微多一点。
第三阶段,最困难,也是决定无人车到底能不能商品化的关键一步,它们的指标是到印度,到中国的马路上去开,原因非常简单,它说因为中国人和印度人开车不守规矩,无人车是要按照规矩来开比较容易,如果碰到别的车不守规矩它就麻烦了。
这是欧洲的一个公司,叫沃尔沃,前面一辆车有人开,后面没人开,每辆车之间有一个拉杆,是电子拉杆,就是用红外,或者其它的传感器进行测量,如果这辆车带了几辆这样开,也有个领导和专家问,为什么?我们的公路网是一个标准的系统,理论上导航率就是36%,超出了这个就会堵车,如果两辆车的距离,可以提高6-7个百分点,对国家的效益就是几百个亿。
有一个资料可以证实,在70公里的情况下,美国人现在的水平已经到五米,最近的时候到三米,我问过很多有经验的司机,在高速公路上70公里到90公里的速度开,如果两辆车相距十米它敢不敢开?没有人敢开。所以它们已经做到这样了。
应用的效益,汽车运输好象跟铁路运输一样,到了一个站就停靠。世界各个国家的汽车厂大众、沃尔沃、奔驰都非常重视。奔驰公司的副总经理,跟我们教授们商量什么时候可以商品化,它要求加快。我是中国人,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三年五年产品化,结果它要求15年,德国人做事情非常的谨慎,它们认为15年已经很快了。美国的通用,日本的丰田,它们的无人驾驶技术研究也抓的紧。
无人驾驶在中国
下面介绍一系国内的情况,虽然晚一点但是进步很快,90年代就是863计划搞一个无人车,国防科技大是组织单位,另外一个国际级的项目是由清华搞一个重点的国防应用项目,现在还在进行中。这两个都是国家级的无人驾驶车辆技术的一个大项目。
另外国内近几年,像西安交大,吉林工业大学,沈阳自动化所,还有很多院校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相当于美国2000年到2005年的情况,很多的单位,很多的大学研究这项技术,同时在不同的学术刊物上有很多的文章,现在美国没有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问题,美国人的这项技术基本成熟,军方来讲进入了装备阶段,民用进入了产品阶段,这是它保密了,因为牵涉到经济利益就不行了。
从这样推断来讲我们跟美国的差距大约5-10年,再过五年我们也会进入这样的状态。这是清华的无人车,这个军交的。近年来有一个视听觉认知计算,这么一个课题1.5亿,哪一个作为平台呢?无人车作为平台,验证一些方法,组织了几次全国性的比赛,2009年到2012年搞了四次,听说今年还要搞。那么前两次在校园环境做,第三次在郊区的,这个水平稍微高一点,难度也稍微高一点。
今年公布的自然科学基金会要做一件这样的事,从深圳、珠海无人地开到北京,我们是牵头单位,还有清华、哈工大也参加,要进行2000公里的无人驾驶的安全驾驶,环境是什么?正常交通,正常天气,不封路。到2016年期间我们跟美国进行对抗比赛,按照这种比赛,欧洲是中间第三者做为裁判,然后甲方和乙方都可以提出,比如美国提出三项它们会什么,然后做一项,然后我们不会做,就0分,我们也提出三项,最后由裁判来判谁的分多。
我们要了解世界上最强的强手对抗,这样才能把自己变成最强。现在国内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的趋势,就是企业对这个技术越来越重视,2001年我们跟一汽进行无人车合作,现在听说除了一汽,其它的一些企业也挺重视,也开始了。那么怎么来做无人驾驶研究这件事呢?有一个建议,就是希望政府、企业、院校联合起来。政府引导,院校来解决关键的技术问题,企业解决产品开发、技术演示。像谷歌车就是公司在演示,在斯坦福大学演示,然后进行产品推广。
所以我们国防科技大学在国内跟企业联合,把所有车的比赛,特别是跟Google车的比赛一起来承办比较好。87年我们开始无人车的研究,是一个小车。2002年我们在公路上无人驾驶,这辆车的来源是这样,98年在德国,由德国奔驰公司,还有美国通用,还有丰田公司有一个会,三家联合起来搞联合车,当时我也在,我希望我们中国也能参加,它们非常友好,说可以,它说你们的车开多快,我答不出来,一看就是看不起,回来以后我就做了一个无人驾驶车。一汽50周年的厂庆表演了。第三就是红旗HQ3。
第三年给我们了一个重大项目,要求完成2000公里的无人驾驶。我比较细一点的给各位介绍。第一个车是用的红旗CA7460做的,是用一汽厂庆做的。当时要求无人驾驶,我说我们就不坐人了。他说那不行。120公里的速度向主席台开过去,表演完了以后,李岚清同志让我给它介绍下,后来我才知道他当国家领导以前确实是一汽人,他对一汽很有感情。
06年也在长春,有个东北亚的贸易博览会,当时有六家,他们带了一些高技术的东西,希望我们也有高技术的产品,因为第一个红旗比较老了一点,红旗3是新下线的,当时的省长,当时的一汽的老总竺延风就坐了这个车,问我要不要封路,我说不封路。为了两个领导的安全,我们把速度放在每小时80公里,王明他话讲的非常客气,特地说我来学习学习,看看,搞成了以后,他说吴仪副总理要来,我要坐上来看看是真的假的,我非常感谢领导敢坐我们无人车,是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当时我坐在副驾驶。
那么同年,第二年的一月份,我们这辆车做为改革开放的一个成果,在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进行了展出,我们还打算要去,在莫斯科周围表演一下,但是普京不干,他是老大哥,我们到那去表演无人车很难接受。
第二年在北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智能交通大会上,进行自主表演,当时会场收了票,特别是华侨,我非常感动,因为华侨他老是要问你这个汽车是真的?是自己搞的,还是买来的?当一个老华侨听说是我们自己搞的非常激动,所以我们科技人员再苦也心甘情愿。
未来技术趋势
那么下面就讲未来无人驾驶技术会发展成什么样,趋势是什么?有的专家把汽车的无人驾驶技术称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为什么?它把人们的生活状态,方式有所改变,比如你想到哪里去就告诉无人车,它就可以把你带到目的地。
我92年在德国的时候,他们就有一项任务,夜间的公共汽车是无人的,那么这件事情就开始做了,为什么没做下去呢?后来司机不愿意,司机说你们这么一搞我们的工作就没有了。还有就是工作完了以后,现在这个谷歌提出来要研究无人的出租车,随便叫就可以。它可以提高交通效率,由于交通事故的减少,那么道通率也会增加。就更省油,同样的路,同样的车要省8%到12%,它可以减少交通事故,那么人们在开车的时候路上比较好的时候就可以超车。
据我知道,宝马公司是有无人驾驶的,因为白天工作很忙,晚上到路段比较好的时候就可以无人驾驶。这下面是美国的预测,根据美国的情况,2020年前后,商用的无人驾驶汽车要普遍的上市。
下面是我的观点。学术上的观点不一样,我认为人的智能和车的智能是互补的,所以不认为研究无人驾驶是代替人的驾驶,我认为研究无人驾驶是帮助人来开车,使人开车更加舒服、安全。
下面就是说为了推进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有些什么事情需要做:
从技术层面来讲,当然我们感知也好,一些理论和方法,要满足无人驾驶汽车里边的需求,实事求是的讲,不但存在技术问题,就是有些理论问题也还没有解决。
第二个就是经济上的问题,无人车一定要便宜,如果贵了肯定不能推广。
第三个方面,保险业,无人车怎么保险,美国人提出这个问题了,如果我们国家无人车多了以后,这也是个问题,无人车怎么保险?
还有就是安全方面的问题,大家敢不敢用。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无人车多了以后,对整个社会的生活都会带来一些影响和变化。
更重要的是法律问题,人开车比如说压死人了,这是很明确的,谁开车谁负责。如果无人车怎么办?厂家负责?大学老师负责?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无人驾驶的车允不允许做为道路交通工具。因为任何的车,人开车也有出事的时候。
我要说
登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