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谷歌缺席CES,But...哥不在江湖,却满是哥的传说

  • 2015/01/14
  • 车云网

与去年不同,这一届的CES上,谷歌和苹果都并没有出席。但是,哥不在江湖,江湖却满是哥的传说。

CES花落去,智能中控方兴来,又一次,被汽车智能和智能汽车刷屏的国际消费电子展缓缓落下帷幕。纵观各大汽车品牌展台:现代2015索纳塔已提供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实车展示;大众/奥迪宣布2015车型将开始搭载MIB II(车云菌:威尔·史密斯代言么?),提供CarPlay和Android Auto双料兼容体验;先锋发布第二代NEX系列3款后装车机,3月上市带您玩转CarPlay及Android Auto;法国老牌汽车信息供应商Parrot也宣布RNB6,全面体验Android 5.0 Lollipop及Apple CarPlay……文章这么写下去的话,车云菌担心主编大人要将我扫地出门……且慢!等等,让我查一下今年CES参展名单。谷歌,查询结果为0,苹果,只有一家韩国小公司名字包含Apple关键字——苹果也缺席了。

由此,事实慢慢浮出水面:

  1. 其一,近10家整车厂及汽车电子供应商声称已经或即将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但这两位幕后大佬不约而同的闭关修炼,拒不见客;

  2. 其二,虽然“花开两朵”,然而多数厂家并无“各表一枝”的打算,“双卡双待”几乎成为标配。看来当年HD与蓝光的杯具不会重演,但势同水火的项刘之争真的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变身好基友么?车企对此又有何见解?


台前:苹果体验一致,谷歌界面友好

坐进新款索纳塔展车,使用苹果Lightning(雷电)接口连接iPhone,手机屏幕弹出CarPlay图标,同时车机切换到CarPlay模式。此时中控屏幕变身一台简易版iPad,左侧提供手机信号和网络信息,还有熟悉的Home键,而应用图标有电话、消息、地图、音乐、播客以及厂商定制app。这般设计,与现有iOS设备体验基本一致。而打开应用后,操控以语音为主(从界面设计可以看出苹果相当鼓励这一点),可点击屏幕启动Siri,也可按动方向盘上语音指令按钮来指挥CarPlay,这一点与厂商们追求的“少分神,多安全”契合得恰到好处。


CarPlay与Android Auto对比测评(洛杉矶车展)

同样使用MicroUSB接口连接Nexus 5,手机屏幕同样会弹出Android Auto图标,而车机也即时切换到Google为此特殊设计的桌面。这货有点像Google Now的样子,桌面上没有应用图标,而是将后台应用按运行状态以卡片的形式排列其上,比如导航、音乐、电话或是其它应用弹出的消息;其与CarPlay完全是不同的体验,但底部的菜单条可以方便地切换到系统其它功能,十分贴心。


carplay

对具体应用而言,Android Auto与CarPlay并无二致,有谷歌地图、电话、短信(包括Hangouts,中文名环聊)、谷歌音乐服务等。点击屏幕按钮或者方向盘上语音指令按键一样可以激活Google Now语音命令,与苹果的Siri语音也算是打个平手。


Android Auto

相比之下,Android Auto是采用类似于安卓5.0棒棒糖的界面设计,桌面有新意,操作流畅。CarPlay虽然提供了几乎完全一致的功能,但应用内UI设计还看得出颇为简陋,因此这一票车云菌投给Android Auto。

幕后:苹果谷歌抢滩,车厂痛失入口?

此时此刻,苹果、谷歌及整车厂共同建造的愿景是:将车机与手机优雅的编织在一起,致力于让车主安全的在驾驶过程中保持互联。而这样的共识,在车云菌看来,只是冰山一角;而水面以下的部分,则是合作双方之间对于安全、隐私和利润的不同预期,说的更直白一点,车机应用的准入机制到底谁说了算?

不明白?没关系,我们找个例子。WhatsApp,即时消息app,有点类似微信,但没有朋友圈也没有游戏或支付功能,简单而纯粹。虽然功能并不花哨,但却风靡欧美,全球用户基数超6亿,相比之下微信(WeChat)大概才4.68亿。由此看来,WhatsApp是极适合加入Android Auto和CarPlay豪华午餐的,毕竟车厂最关心的是驾驶员分神问题——无论Google Now或Apple Siri都是语音操作,这样收发WhatsApp消息比让驾驶员低头玩手机可安全多了。

去年年底的洛杉矶车展,Google曾诚意满满的在Android Auto上演示了WhatsApp,收到消息后自动朗读,并允许用户通过语音回复。产品经理Andy Brenner告诉我们,通过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的方式来收发消息是Android Auto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项,毕竟车机应用首要是安全。

苹果的表现则大相径庭,这家公司对其产品的一贯限制……读者你懂得。打苹果自产自销iMessage整合消息服务发布之后,对第三方即时通信app一直表现高冷——而CarPlay则更为专制,干脆将非官方短信应用一概拒之门外。对此,奥迪MMI系统首席架构师Mathias Halliger评论说:“我们车主很多都是苹果手机用户,苹果这么做,恐怕确实有点欠妥。但如果用户和车厂一同呼吁的话,苹果迟早会就范吧。”呃~在车云菌看来,这目前还是个“远大目标”,因为苹果拒绝对此置评。

形势有点微妙。

对车机OEM订单而言,以前的整车厂是妥妥的甲方,只要用户有需求,怎么折腾乙方(中控研发/供应商)都不为过。而现在,苹果坐了第一把交椅,汽车品牌却随侍一旁,毕恭毕敬。这种矛盾很可能会随时间变得愈发显著,当车企想在自己的车机中屏蔽一个应用,却发现谷歌/苹果正在享受来自该应用的数据盛宴,这事儿还会如从前一般so easy么?

超过20家汽车品牌参与了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初期设计,它们提供了大量的设计思路和安全规则,但对产品却未拿到多少话语权。通用汽车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员工告诉我们:“苹果和谷歌才是最后拍板的两位。在两支产业联盟之中,所有车企都签署了协定,表示全面支持Android Auto和CarPlay的所有应用。”

隐忧:先天病症难解,车企仍需努力

这种新的合作关系很难说会走向何方,但背后的隐忧已经显露出来。究其实质,无论苹果还是谷歌,其利润来源和市场预期都与汽车制造商们存在极大差异。

整车厂非常担心眼前的无底深渊。这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件事情处于完全受控的状态,输入和产出十分明确,我们通常不会有丝毫担心;反之,当我们遇到或多或少,乃至完全失控的情况,则会十分苦恼,因为一切努力有可能付诸东流。车企如果不能把关自家车型中控台上的应用,那么一旦涉及到车主隐私泄露,抑或驾驶员注意力被分散而导致事故,那么坐在被告席上是汽车生产商?是苹果/谷歌?还是应用开发者?汽车互联协会专家,MirrorLink开发者,Jorg Brakensiek可谓字字珠玑:“OEM们(汽车制作商)从CarPlay和Android Auto快速获取了大量内容,但他们也会慢慢意识到这货的另一面。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真正免费的。”

睡不好的还有戴姆勒集团CEO Dieter Zetsche和大众集团CEO Martin Winterkorn。彭博社最近引用了Zetsche先生的看法:“谷歌致力于一天24小时伴随用户,用户贡献大量数据,而谷歌再拿数据换钱。这才是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应当与谷歌谈判的着力点。”

更多评论 收起评论

我要说

欢迎您!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