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来自上海交大的七人创业团队打造了一款停车位APP——“优车UCAR”,除了帮你找到最具性价比的停车位,还要带着你一起玩儿。
汽车消费与日俱增,跟着凑热闹的还有越来越难对付的停车位。国外已有人抢占了先机,初创企业PARK TAG就用汽车共享理念解决停车位难题,将私家停车位实现社会化分享。而在中国黄浦江畔,有一群人也对停车位动了心思。
一次约会引发的创业
优车UCAR是一款应用于上海的LBS工具,专注提供上海本地各类停车点信息,通过用户间的分享推倒不对称信息壁垒,让大家自主选择合适的停车点。UCAR以“停车价格显性化”为产品竞争差异点,在主界面就能对周边停车点及价格一目了然。
UCAR的诞生源于创始人Alex一次不愉快的约会经历。Alex一日开车出门和女友吃饭,想当然地驶入某高档商业广场自带车库,取卡时随口问了保安:“多少钱一小时?”“20”“纳尼!!!”Alex当场惊愕,但已无退路……Alex来到餐厅,祈求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请问你们报销停车费么?”“对不起先生,我们……”“Fine……”于是乎,整个饭局期间Alex一直惦记着楼下停着的爱车,都没等吃甜品就借口拉着女友闪人,约会的结果当然可想而知,赔了夫人又折兵。
停车位真的难找,停车费水涨船高。“要是能知道附近哪里停车便宜就好了。”
于是乎,2012年11月,冒着零投资的风险,库亿科技7人团队成立了,主打产品优车UCAR。核心开发成员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CS专业工程师,他们自己总结了三大创业关键词:
第一:老友——《中国合伙人》告诫我们不要和朋友一起创业,但我们不信邪,因为我们是基友!创始人彼此认识超过10年,如果说朋友是拿来卖的,那基友就是拿来压箱底的;
第二:交大——交大出品,质量你懂得;
第三:分工——库亿科技虽然人员规模够小,但却分工明确:运营管理、业务外拓、UI设计及技术实现。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各司其职,高效的执行力是我们这类小团队的生存之道。
找你妹?找停车位!
帮助用户找到合适的停车点是UCAR的首要任务。为此,在产品开发前期,他们对有明确管理机构的停车场进行价格信息的录入,对一些较为模糊的老住宅小区采取调研式摸查(主要是住户)。
考虑到真实情况下的停车价格并非明码标价,中间存在砍价过程,产品上线后,UCAR还通过用户的分享,将已有的静态信息进行动态化的运营,及时更新、纠正数据。“目前信息量对半,一半是前期团队完成,一半靠用户提供。”
可以说,这不光是一个简单的私人性质应用,更是一个有志于建立用户间信息分享的小平台。用户不仅是服务对象,更是信息更新、产品优化的重要一环。开拓停车信息市场已是一次意识的觉醒,闭环的建立更是基于用户角度出发的勇敢尝试。
停车不仅很贵,费用也随时在变。对停车费这样一个“原则就是看心情”的物种,一个APP怎么能Hold住?UCAR接下来将针对停车费变数大的特点,为用户增加一项贴士功能,告知用户某停车点的砍价技巧,为用户在停车消费过程中争取变通的余地。
目前,尚处于产品优化阶段的UCAR并未在营销推广上下大手笔,由于资金有限,初期以低成本微博营销为主,“有一定效果,但还远未达到爆发式增长。”
车云注意到,在@上海优车生活这一官方微博平台,“车震圣地”、“难言之隐-男子医院”、“儿童节”这样的关键字营销、噱头式营销恰到好处地把握住微博营销的“度”,为品牌增色不少。
据介绍,优车UCAR最新版本(iOS及Android同步)上线两周有余,新增用户在千人规模。在使用相同营销方式的背景下,iOS用户下载量明显高于Android用户,占据了将近70%。
瞄准O2O
停车是用车生活中的一个高频环节,但绝不是成本支出最高的环节。在最新版本中,UCAR除了核心的停车功能,还将加油站及油价折扣信息收录其中,希望能帮助用户降低支出。未来,用车涉及的环节还有维修、保养、洗车等等,优车UCAR对于未来的想象空间是很大的,而目前产品中的惊喜正是我们为未来而预留。”
在创始人Alex眼中,“横向拓展用车信息服务,纵向O2O用车服务落地”是UCAR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希望与用户一起,将其他用车环节的消费信息透明化,从源头上帮助用户节约用车成本。
车云小结: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句话在汽车后市场领域并不少见,可对停车位、停车费这块不好啃的骨头下手的还真不多见。
无政府规范标准、无部门统一监管(不要问我物价局是干什么的)、无行情发展规律,面对这样一个“三无”的荒岭,不拿出点狠劲儿甭想插手。更别提那些特殊场地的特殊收费,无迹可寻的口头砍价定交易。
优车UCAR的巧劲就在于发现了用户群体的价值,实时反馈更新、互动分享的信息是它最大的优势,而背后的车主也可作为深度O2O的首批客户积累。不过,如果立志于要做本地生活圈和社会化电商的阿里也涉入这个领域,不知UCAR还可以怎么玩?
我要说
登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