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轻巧只是信息的传递,创业这件事,从来就没有捷径。
汽车后市场是一个庞大的、链条极长的产业市场,在用车的各个环节,都有创业者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耕耘。一方面现实是车主服务必须通过线下来实现,人工、店面、设备都是极重的资产投入;另一方面,互联网崇尚快速复制和扩张,这种“轻”模式对于汽车后服务市场来说,能否走得通呢?
在车云网主办、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联合主办的“互联网+汽车日”论坛上,来自后市场信息平台类、养护类、租车类等各领域创业者,在“异言堂”辩论环节就“轻”和“重”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堂主:
AC汽车后市场创新传播联合创始人 陈海生
嘉宾:
优乐养车创始人、前爱卡汽车联合创始人 冯晓海
会养车CEO 高凌
宝驾租车联合创始人兼CMO 王梓冰
车点点联合创始人 王琳
车生活创始人 郑锐斌
易奇汽车联合创始人 王彦敏
车享网市场营销总经理 蒲明辉
丁丁停车创始人兼CEO 申奥
特别观察员:
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CEO 徐锦泉
北汽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卓
陈海生、高凌、郑锐斌、王琳、王彦敏、王梓冰、冯晓海、蒲明辉、申奥(从左往右)
轻平台?
平台类的汽车后服务模式,应该是最符合互联网所崇尚的“轻”模式。真实情况如何呢?只有做过的人,才有发言权。在论坛上,平台类的公司有汽车后市场的春雨医生“会养车”、背靠上汽集团的“车享网”、以及为车主提供线下服务信息的“车点点”和“车生活”。
中国的车主大多是小白车主,缺乏用车、养车知识,会养车的核心就是为车主搭建一个答疑解惑的技师平台。从这个角度来看,重点是线上社交,完全符合互联网所崇尚的“轻”模式。但是问题在于,由于交流的内容极具专业性,也并不是每一个技师就能轻易与互联网接轨,虽然平台很“轻”,技师的管理和培训却很“重”。
车享网自认为其模式很重,因为要为上汽集团旗下所有品牌的潜在车主和车主提供购车、用车、二手车等一系列服务,不仅仅是纯线上导流平台,而是要成为一个线上线下全程参与的真正连接着。
车点点和车生活在平台策略上有点类似,但在孰轻孰重的问题上却发生了分歧。车生活认为自身是轻模式,车点点则认为与车相关的服务都是重模式,只是从资产的角度来看,属于轻资产。究其原因就在于平台不仅仅是信息提供者,更应该是规则制定者,如何把控线下服务质量,让车主在线上线下获得一致的体验,非常考验平台运作者的智慧。如果把范围放至全国,不计其数的线下服务店都需要一个个死嗑,再加上前期培训和后期监管,本以为很高大上的互联网创业突然变成了一摊苦活脏活累活。这也是目前后市场养护类创业公司面临的共同壁垒。
上门服务:技术活,轻得了么?
有人认为上门养车砍掉了线下店这个中间环节就是轻了。但这种模式要做大,动辄需要购入上百辆服务车,还要加以改装以及配置专业的技术工具。除此之外,服务车辆的调度、安全问题,技师的培养、施工质量、态度问题,道道都是一个坑。抛开了店面的上门服务,如何去建立起客户的信任度,更是所有上门服务创业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
优乐养车认为,上门服务要形成一个系统,涉及到互联网部分、工具部分和人的部分。与其它上门养护的公司不同,优乐养车的服务技师并非自建团队,而是一种松散的协作机制,创始人冯晓海认为这是比较适合互联网的轻的状态。
租车:P2P就轻了?
租车领域,有传统的自购车辆租车公司,如已经上市的神州租车和一嗨租车。但是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基于位置服务和汽车共享的P2P模式逐渐兴起。和传统租车公司相比,P2P租车要轻巧得多。
不过,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单纯提供租赁双方的信息对接都会产生问题,前段时间,宝驾租车的租赁车辆被变卖的新闻引发了业内关于P2P安全问题的争议,宝驾租车联合创始人兼CMO王梓冰现身说法,认为P2P平台不仅只是信息的对接,车辆安全同样是重中之重。目前预防风险的手段,主要是通过硬件监控车辆行驶轨迹,设立电子围栏,而在风险发生后,而涉及到赔偿问题,需要保险公司共同配合。盗车事件发生后,宝驾租车进行了先行赔付,这也就注定了P2P平台无法轻量化。
停车:11公斤的智能地锁,拎得起吗?
作为车主最刚需的停车,被盯上已经是很久的事情了。有人认为,用一个APP解决车主寻找停车场、停车位以及完成支付是符合互联网的玩法。但停车涉及到的停车场之多、利益方之广,意味着任何一家停车创业公司都没法做轻。
丁丁停车利用智能地锁作为停车创业的切入点,希望可以从0到1,继而从1到N。每个车位对应一个车位锁,固然能够为后续服务提供想象空间和服务保障,但当车云菌和创始人申奥交流,问及这个模式有多重时,申奥来了一句,“智能地锁有11公斤!”嗯,那确实是蛮重了。
造共享车:够重了吧!
现场有位嘉宾为了让服务落地,直接涉足到了造车领域,那就是易奇汽车联合创始人王彦敏。易奇汽车是易到用车、奇瑞、博泰三方成立的合资公司,博泰输出车联网技术,易到用车提供智能共享平台,而奇瑞则提供车型平台,负责生产制造流程。他们希望打造全球第一款用于共享的智能互联纯电动汽车——“易奇汽车by iVokaOS”,这款车将会有两个特点:车辆只租不卖;从设计之初就从共享用途出发。
在王彦敏看来,车主服务的基础在于车,未来的出行是共享汽车的天下。要从根本上改善汽车共享体验,必须从源头上进行重新设计,打造涵盖车源、租车、养车的全套解决方案,这条路,从头到脚都是重的。
车云小结:
“轻”与“重”只是相对论。无论互联网以何种方式介入汽车后市场,车主用车的本质未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O2O模式下的互联网生意比传统建店更重,因为在线下经营上增加了一层线上运营,所谓的轻巧只是信息的传递,创业这件事,从来就没有捷径。
现场金句:
车享网市场营销总经理 蒲明辉:
上汽做车享网就基本实现了从0到1,实际上从0到1不是创新,从1到N把线上业务互联网化才是对创新的考验。搭建一个平台,和十几年前我们做个人网站没有什么区别。但,需要涉及到上汽十几个部门,联合为车主提供汽车后服务,这就是非常重的模式。
会养车CEO 高凌:
要把文化水平不高、对互联网知识不太懂的技术,一点点教会他们来回答车主的问题,这是很麻烦的一个问题。
车点点联合创始人 王琳:
和车相关的服务,实际上很多服务需要依赖专业的设备、专业的人员、专业的场地才能完成,这就是重了,所以车点点选择了避开这些,而是提供汽车后服务信息的平台。
车生活创始人 郑锐斌:
我们不涉及任何的服务,所有服务都是商家提供,我们只要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就好,把用户想要的产品完美呈现给他们。这种较轻的方式,适合互联网的状态。
优乐养车创始人、前爱卡汽车联合创始人 冯晓海:
我们不想去革线下店的命。共享经济模式下,我们研究的产品能够让线下店更高效的运转,或者能够让修理工、技师赚更多的钱,这需要执行力非常强的心,但是这颗心一定怀着“轻”的心态,希望越做越轻,而不是越做越重。
宝驾租车联合创始人兼CMO 王梓冰:
可能我们概念里面,老婆不能共享、车不能共享、私人财产不能共享……但是,共享经济在P2P租车领域来了,整个P2P租车占了租车领域全国市场17%的份额。
丁丁停车创始人兼CEO 申奥:
从服务角度来讲,我们就是要把传统依靠大量人力管理的限制车位出租,形成一个庞大的虚拟停车场。
易奇汽车联合创始人 王彦敏:
未来你从A点到B店,无论是使用一款车也好,或者什么也好,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位移,需要智能的位移系统,但,你不再是车主。这,就是我们的理念。
特别观察员点评:
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CEO 徐锦泉
各位讨论的“轻”和“重”都有自己的概念,资产越重包袱越重,从这个角度来看,讨论资产轻重确实意义不大。实际上没有“轻”的讲法,所谓轻资产背后肯定是更重的服务,通过更重的服务来设置更高的门槛。汽车后市场服务,你能想到的模式,别人也能想到,包括BAT和保险公司都在虎视眈眈,就看你怎么设置门槛了。汽车后市场服务的门槛设置太难了,首先得设计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其实是找到一个更新的模式。核心,当然是模式的创新,这些都可能给我们很多思考,那就是如何把汽车后市场的“轻”,用互联网的模式做得更“重”,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北汽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卓
汽车后市场是有一些痛点,如丁丁停车解决导航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等。作为一个投资者,认为后市场模式的“轻”和“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创业者有没有执行力,对接好线下的资源,并且把一个好的想法持续的快速跑三年。就资本市场而言,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可能会有新的并购出现,这是我观察到的资本市场的东西。以后可能没有很多人能够进入这个行当创业了,因为随着产业变革的到来,后市场面临着转型。
我要说
登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