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之外,硬件和软件的开发、集成测试和验证可能是更大的挑战。
车云按:1月17日,“2016 LINC Carsmas Day 全球汽车创客嘉年华”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本届LINC大赛不仅传承了前两届的创新精神,更在规模、内容、形式上进行全新升级。数十组优秀创新项目、百位行业尖端嘉宾、千名场内外观众,将共同融合成一场聚焦“汽车、科技、创新”的行业嘉年华活动。米拉中国董事总经理鲍杰在活动现场分享了米拉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一些思考。如下是全文实录:
米拉中国董事总经理鲍杰
米拉公司是位于英国考文垂,有70年历史的一家非常老牌的整车开发咨询的工程公司。我们在全球现在有600多名员工,有超过37座大型实验设施。整车厂需要的检测设施我们都有,占地超过5200亩,我们也有超过100公里的测试跑道。70年来米拉把设施、经验和能力结合在一起,进行汽车开发,这三个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
从全球范围来讲,汽车行业遇到的重大挑战,有安全方面、交通污染、舒适性这三个大的挑战。英国每年由于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4亿英镑,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是数量级的差别,会更大。安全角度上来说英国是全世界交通安全记录最好的,2013年死亡人数是1713人,当年由于恐怖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是9个人。可以看到交通运输行业道路安全是对人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冲击的产业,大家都在讨论如何解决。
另一方面就是碳排放,地球气侯变暖、环境变化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巴黎、伦敦重新又出现雾霾了,这已经30年没有看到过了。
作为我们做整车咨询开发来说,四个大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第一,清洁能源,从化石燃料过渡到天然气。
第二方面,大安全。整合了过去的被动安全,驾驶员要安全、乘客要安全,现在又加入了主动安全的概念以及网络安全,这是一个大安全概念。
第三,智能。过去的车、路、人管理都是隔离的,是孤岛状态。由于现在技术的飞跃发展,智能管理交通已经成为一种可能。
最后一个就是方便,出行服务,从车的拥有权变为一种服务,这是一种颠覆性的变化。
综合这四个大的方面,智能交通和网络互联会是核心技术,可以解决这四方面的问题。
安全方面,最近头条新闻都是和智能交通相关的。这也非常有意思,我们观察了过去差不多40年以来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从来没有一个阶段整个社会对于汽车行业的关注以及参与这么高的,不管IT公司还是网络公司,各行各业都对汽车行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影响未来的核心方向,这里列出几大咨询公司做的调研,到2025年,哪一项技术会最领先呢?
数字化交通技术已经从10年的第八跃升为第一,之前提的新兴市场汽车市场发展已经落到第五,整个全球技术行业慢慢从网络领域向汽车市场进行转移。互联这方面的功能也成为了很多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因素。多家调研公司做的调查,发现中国的消费者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度远远高于北美以及欧洲,整车行业的热情也是非常高涨,这方面对行业的进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几大市场调研公司,包括麦肯锡、EY、KPNG,大家的共识就是网联技术是大家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另外还有新能源、替代能源、大数据、电动化等等。
关于路线图方面有不同的说法,比较激进的说法2020年全自动驾驶的车辆就能上路,也有些企业认为2020年还是有限制的,会在一些限制的场景里可以上路。现在的情况是,2020年已经确定会有一定批量自动驾驶的车辆可以上路,演进的道路还是非常快的。今年大部分ADAS技术已经从硬件角度成熟,不过在整个系统层面的测试、验证以及整车的整合方面还在做很多工作。
整车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将面对多方挑战。首先是安全,比如这次美国大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竞选有可能会被黑客入侵改变结果的。现在各种各样的漏洞,一些薄弱点,造成的威胁只看到冰山一角,远远还没有暴露出来,整车在这个方面适应性、生存性特别是自动驾驶的功能越来越多以后,薄弱点会更多地暴露在恶劣环境下。目前有几个比较明显的漏洞的来源,包括整车的娱乐系统,还有数据,和网络交互的数据。到2025年有一份预测认为100%的车辆都已经达到了互联的状态,可以想象安全漏洞带来的威胁会有多大。
在技术之外,硬件和软件的开发、集成测试和验证可能是更大的挑战。今年7月份爆出来了特斯拉Autopilot第一起死亡事故的消息。我之前看到一篇报道,这个作者一直在跟踪特斯拉的技术,在这个消息出来之前,特斯拉刚刚快达到1亿英里的累计测试里程。根据美国交通运输局的统计,传统的车辆是1亿英里平均死亡1个人,当时这位作者预测特斯拉跑了1亿英里,还没有死人,是不是快了。报道刚刚发出来两周特斯拉就爆了这个料。
交通自动驾驶的安全性现在的验证只是做了很小一个部分。我们列出了一个金字塔,塔尖就是整车达到量产要求的安全技术的水平描述,最小的一部分。上面是法规的要求,再下面是行业以及企业里面最佳实验的标准,再下面是正常的做研发需要进行的检测与验证。这个数量级是不断地在增加的,博世内部有一个数据,他们认为整车的验证费用可能要增加100万倍,这就从一个角度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另外一个大的发展趋势,由于计算能力不断增强,这个和汽车行业形成了很强烈地对比。晶体管时代大家有多少晶体管,从几万个到现在几亿个,中间只花了10年左右里程,传统的汽车行业一个车型可能要跨5—7年,在技术进步的速度上传统汽车行业是远远无法和现在的IT行业包括电子行业相比的。
米拉是一个专注于整车开发、实验与验证的公司,我们现在和一大批整车企业包括国内几家自动驾驶走得比较靠前的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另一方面我们和国内几家地方企业地方城市政府在讨论建立有关自动驾驶的一些试验区。我们认为自动驾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管是传统汽车行业的参与者还是跨界或者颠覆者的名义进入新兴产业,大家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按照开发的流程和逻辑一步一步把事情做好。
最后奉上演讲视频:
我要说
登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