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CES 见闻录(下):在这里自动驾驶不再是一个摸不着的概念

  • 2017/01/23
  • 车云网

如果未能亲临Vegas,不如进来看看车云菌这一天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

如果要说哪个话题今年CES被炒得最火,毫无疑问必须是“Autonomous Driving”。且不说今年开场主题演讲中,NVIDIA创始人黄仁勋连续丢出的重磅产品和技术,整个和汽车相关的LVCC北馆,几乎每家公司都有和自动驾驶相关的内容展出,相信大家在之前CES见闻录上篇的推送中中已经有充分了解。

不过车云菌认为促成「自动驾驶」成为本届CES最热标签的主要原因,在于主办方美国消费技术协会CTA在北广场专门开辟了自动驾驶技术体验区,美名其曰「自动驾驶集市」(Selfdriving Marketplace),包括英伟达、德尔福、瑞萨电子、法雷奥、恩智浦等在内的八家供应商提供无人驾驶、V2X、ADAS等新技术的实地体验。考虑到自动驾驶对很多人来说似乎只是企业、媒体宣传的概念,但在这里,通过亲身试乘,自动驾驶汽车目前的表现,各家技术的优势与缺陷,完全不需要进行臆想和猜测。 

由于实在太火爆,即使到8号展会最后一天,北广场依然簇拥着大批前来试乘体验的观众。车云菌有幸搭上了NVIDIA、德尔福、Navya的无人驾驶原型车,在接下来的篇幅中将通过文字和影像为大家详细介绍这次CES之行别样的经历。对其他公司没有机会体验的产品和技术,车云菌也努力借助其他媒体同行的视角,为未能亲临现场的盆友双手奉上好玩的第一手爆料。

NVIDIA 英伟达

今年NVIDIA在Gold Lot的现场放置了两台车子供受邀客户和媒体试乘体验。其中一台是由林肯MKZ改装而来的BB8,另一辆则是奥迪和英伟达联合打造的人工智能汽车(Audi AI Car)。

NVIDIA AI CAR-BB8NVIDIA AI CAR-BB8

BB8想必大家早有耳闻。它是英伟达完全自主开发的无人驾驶原型车,主要是由基于NVIDIA Drive PX 2人工智能超算平台搭建的“中央大脑”进行感知、决策和控制。BB8之前在新泽西州的Holmdel镇经过一个月、三千英里的深度学习训练之后,从一开始经常撞倒人为设置的车道标识,时不时冲到马路牙子上,最终实现了在封闭道路交通条件下的安全行驶。去年12月中旬的时候,英伟达拿到了加州政府颁发的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这意味着BB8未来将在加州真实的道路交通环境和城市街道中进行测试和训练。

NVIDIA BB8人工智能汽车的一些小细节NVIDIA BB8人工智能汽车的一些小细节

这次车云菌试乘的是Audi AI Car,很遗憾未能和BB8来一次亲密接触,不过这里搜刮到了一段音乐很燃,内容很酷的视频,相信大家借此能对BB8在实际城市交通条件下的表现有更深入的了解。

再来说说这辆基于奥迪Q7打造的人工智能汽车吧。

其实奥迪和英伟达有着长达十余年的渊源,不管是MMI®导航系统还是虚拟座舱,背后都有英伟达GPU产品的支持。在1月4日CES开场主题演讲中,老黄邀请了奥迪北美公司总裁Scott Keogh站台,双方宣布将在2020年推出符合SAE定义标准的L4级别的自动驾驶量产车型。这次出现在「自动驾驶集市」上的这辆奥迪Q7,搭载有NVIDIA Drive PX 2人工智能超算平台,利用运行于DriveWorks软件开发套件(SDK)之上的PilotNet深度神经网络,来应对外部复杂的驾驶场景。

搭载了NVIDIA DRIVE PX 2的奥迪人工智能汽车,后备箱中的“控制中枢”体积已经大幅减小搭载了NVIDIA DRIVE PX 2的奥迪人工智能汽车,后备箱中的“控制中枢”体积已经大幅减小

和BB8一样,这辆车子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前期训练的过程中,它随时都在搜集道路信息,学习人类驾驶员的操控方式,最终是为了应对道路障碍、施工围栏以及天气变化等实际交通场景中可能出现的突然状况。考虑到安全原因,尽管BB8和奥迪无人驾驶测试车的主驾上并没有人,但副驾上有一名安全员,为了防止紧急情况发生。借助于经过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这辆Q7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识别理解,无需编程也能够在测试道路上安全行驶。

奥迪人工智能汽车(Audi AI Car)奥迪人工智能汽车(Audi AI Car)

NVIDIA这次搭建了一个全封闭的测试场地,不仅有可随时移动的路障,同时还包含了多种不同的道路状况:有的路段少了车道线,有的路面由砂石或杂草组成,中间部分还模拟施工路段放置了橙色锥筒,以及动态显示的绕行标识。下面通过车云菌现场拍摄的一段视频,我们来看看这辆奥迪Q7自动驾驶原型车的表现吧。

据车云菌现场打探到的消息,奥迪明年开始会在加利福尼亚及其他几个州开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共道路测试工作。而今年晚些时候,全球首款符合SAE定义标准L3级别的奥迪车型将会量产上市,这款下一代奥迪A8具备交通拥堵导航功能(Traffic Jam Pilot),而支撑着一切背后的正是使用了英伟达软硬件平台打造的中央驾驶员辅助控制器,也就是我们熟悉的zFAS。这套系统允许在外部条件满足时驾驶员将方向盘、油门和刹车交由汽车控制,但时速不会超过56公里/小时。

Delphi 德尔福

早在去年8月下旬的时候,德尔福就宣布将联合Mobileye共同开发SAE(美国汽车工程协会)4/5级自动驾驶全套解决方案。同时双方合作开发的CSLP平台将在2017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通过城市和高速公路混合路段进行展示。

在去拉斯维加斯之前,车云菌已经知道这段测试路程长达10公里,搭载CSLP的德尔福自动驾驶汽车将应对许多日常的驾驶挑战,像高速公路并道、有行人和自行车穿行的拥堵的城市街道以及穿越隧道。所以人还没到Vegas,心早就先飞了过去。 

德尔福基于奥迪SQ5和CSLP平台打造的无人驾驶测试车德尔福基于奥迪SQ5和CSLP平台打造的无人驾驶测试车

1月8日结束试乘后,车云菌第一时间为大家送上了新鲜出炉的体验报告:《在赌城体验德尔福自动驾驶,这里有五点Tips | CES 2017》,还没来得及阅读的童鞋,不如动动手点开链接,和车云菌一起穿越回拉斯维加斯市区,看看这辆搭载了CSLP平台的德尔福自动驾驶原型车表现如何吧!

Valeo & Navya

今年CES,法雷奥带了5项新技术参展,分别是eCruise4U混合动力自动驾驶汽车、XtraVue超级视距、360度自动紧急刹车系统、C-Stream穹顶式座舱系统以及法雷奥驾驶舱。

在Gold Lot的「自动驾驶集市」,法雷奥和Navya共同搭建了封闭的测试场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辆搭载了eCruise4U系统的改装车。

相信大家从名字就能猜到,eCruise4U是之前Cruise4U自动驾驶汽车的姐妹版。根据法雷奥官方提供的资料来看,eCruise4U是法雷奥第一辆混动版自动驾驶汽车,擅长在低速情况下自动驾驶,适用场景包括城市区域等等。

法雷奥eCruise4U无人驾驶测试车法雷奥eCruise4U无人驾驶测试车

这辆车的传感器配置包括前视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都可以用来感知外部环境确保司机安全。此外,法雷奥eCruise4U这辆概念车上搭载了360度自动紧急刹车系统、XtraVue超级视距系统以及代替了传统后视镜的C-Stream。

由于时间关系,车云菌未能亲自每项体验,大家可以通过下面一段视频感受下eCruise4U自动驾驶汽车的功能及应用场景。想要了解法雷奥今年CES参展的更多详情,不妨点击右侧链接,一键穿越!→《360度刹车、超级视距、穹顶座舱,法雷奥自动驾驶秀性感| CES2017》

再来说说一起展示的Navya。对于这家公司可能很多童鞋有些许陌生,容车云菌简单给大家做个介绍。Navya是一家来自法国的初创公司,目前为止它已经募集了3400万美元,用于自动驾驶通勤巴士项目团队的组建,技术研发和运营销售。在去年10月中旬完成的新一轮融资中,法雷奥领投,公共交通提供商Keolis以及投行Group8也提供了部分资金。

Navya的第二代旗舰车型Arma已经在密歇根大学的MCity开始运营Navya的第二代旗舰车型Arma已经在密歇根大学的MCity开始运营

目前Navya已经在法国、瑞士、澳大利亚的部分城市和地区展开运营,它将进入美国的首站放在了密歇根大学的无人驾驶小镇MCity进行试点,今年CES结束后宣布将在拉斯维加斯闹市区新建的创新区(Innovation District)内进行新车试运行。

车云菌现场试乘的是2015年Navya推出的第二代无人驾驶旗舰车型Arma。它最多可搭载15名乘客,最高时速为45公里/小时,车身周围可看见裸露的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据Navya的工作人员介绍,这辆车子一般运行时速为24~32公里/小时,在U字形的测试路线中,车云菌发现它能够对突然出现的行人做出及时反馈,遇到前方有障碍时会自动绕行。大家不妨点开下面的这段视频,和车云菌一起从里到外好好了解下Navya这款无人驾驶巴士的具体配置和表现。

今年夏天,我们已经看到基于IBM Watson认知学习平台打造的Olli,奔驰已经参与试水了自动驾驶通勤巴士的项目,各自推出了旗下的自动驾驶通勤巴士的原型车。同时,来自俄罗斯的搜索引擎巨头Yandex表示也要参与制造自动驾驶通勤巴士。

毫无疑问,更多的竞争可以带给市场更多的活力,促进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像Navya这样的初创公司也可以在这样一股市场浪潮中通过找寻更多的战略融资,得到长足的发展。

Renesas 日本瑞萨电子

车云菌此前在《瑞萨用「众包思维」做自动驾驶平台,能重振往日雄风吗?》一文中曾介绍过瑞萨的无人驾驶开发平台项目。该项目包含了若干辆凯迪拉克SRX组成的无人驾驶试验车队(Skyline Fleet),这些车辆可用作相关技术研发的开放实验室。

不过今年瑞萨带到CES「自动驾驶集市」的是一辆全新的、符合SAE定义标准L4级别的无人驾驶汽车,基于林肯MKZ打造,搭载了瑞萨去年12月推出的R-Car H3 SoC,由Autonomous Stuff、Cogent Embedded, PolySync、QNX、NewFoundary, eTrans以及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共同合作完成。

基于林肯MKZ、搭载了瑞萨R-Car H3平台解决方案的无人驾驶测试车基于林肯MKZ、搭载了瑞萨R-Car H3平台解决方案的无人驾驶测试车

瑞萨官方表示,这款新测试车型也将加入Skyline Fleet进行后续的研究工作,而现有的凯德拉克SRX也将升级至第三代R-Car汽车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R-Car H3也是业界第一款采用台积电「16纳米 FinFET」制程工艺的车用SoC,它的计算性能比R-Car H2大概高出60%,但功耗却大大降低了。而为了适应驾驶安全辅助系统的需要,R-Car H3配置了更高的识别运算能力,可准确、实时处理从汽车传感器获得的大量信息,系统制造商可在此基础上运行更为复杂的应用,例如障碍检测、驾驶员状态识别、危险预测和防范。

R-Car H3是瑞萨推出的第三代车用SoC解决方案的首款产品R-Car H3是瑞萨推出的第三代车用SoC解决方案的首款产品

遗憾的是,如果要现场试乘瑞萨这辆无人驾驶测试车,需要提前预约,可以想象真是太火爆了。不过车云菌找到了外媒Autoline TV对瑞萨电子美国分公司高级驾驶员协助系统解决方案细分营销经理John Buszek的一段采访,大家从John的介绍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瑞萨这款概念车的传感器布局以及整个瑞萨无人驾驶平台项目的运行情况。后面你们还能看到QNX和瑞萨两款无人驾驶试制车的架构和路测表现。

NXP & IAV

今年恩智浦除了在LVCC中厅对面的广场单独设置了独立展馆,这家荷兰芯片供应商的身影还出现在了北广场「自动驾驶集市」上。不过和法雷奥、Navya一样,恩智浦今年是联合微软、IAV以及合作伙伴Cubic Telecom、Esri和Swiss Re展示高度自动化的驾驶演示,以方便大家对未来安全、可靠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有一个直观了解。 

恩智浦、IAV在Gold Lot/北广场NP-2均设置了试驾车,用以演示云服务和人工智能协同工作实现个性化驾驶体验。车辆可以通过监测周围环境、适应不同的驾驶风格,并安全地互相“交谈”。

其中恩智浦主要展示的是如何利用车对车(V2V)和车对基础设施(V2I)的安全通信来改善道路安全和交通状况。案例包括了碰撞警报、智能交通灯以及交叉路口处的驾驶隐患探测,所有这些案例都基于恩智浦的RoadLINK产品。微软则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如何帮助提高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如何利用日历和个人偏好,并与之完美融合,展示未来车内车外的生活场景。当然,微软还基于V2X、雷达、摄像头以及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数据,利用Azure云来实时分析交通状况和行人密度。

而同样作为供应商的IAV,负责开发的是高度自动化驾驶技术。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可与基础设施、行人以及微软 Azure云端连接,从而使汽车能够自动以安全的方式对周边环境做出反应。

相信大家通过外媒GeekWire下面这段试乘体验,能够对这些技术的表现有更深入的了解。

Autoliv

作为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乘员保护系统”生产商,Autoliv今年在CES上展示了LIV(Learning Intelligent Vehicle)学习型智能汽车系统。这套系统由Autoliv Research研发,它能够和驾驶员之间进行协作,共享操控,以实现更安全的驾驶。据车云菌了解,LIV的初代版本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之后会发展嵌入式on-line/off-line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大数据资源帮助建立汽车和驾驶员的共生关系。

奥托立夫Autoliv在CES展示的学习型智慧汽车奥托立夫Autoliv在CES展示的学习型智慧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LIV的开发理念是“human centric approach”,即以“人类驾驶员为主”,建立机器和人互相信任、协同工作的机制,以实现汽车在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下的行车安全。不知道大家还记得文章最开始展示的,英伟达今年CES上发布的Co-Pilot(人工智能副驾驶)功能吗?车云菌私以为两家公司的想法还挺一致的,在向自动驾驶汽车过渡的阶段,让人工智能系统为人类驾驶员的安全出行增加保障,通过协同工作互相了解学习。而随着机器智能程度的逐步提高,所谓的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吧。

通过一段简单的视频,一起来了解下Autoliv的学习型智慧汽车吧。

Clarion & Hitachi

歌乐是日本日立集团的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音响以及导航仪,而它的优势在于基于视觉的图像识别技术。2015年10月下旬,日立汽车系统和歌乐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已经开发了基本的碰撞预警技术,该技术可根据行人的移动实时地快速预判,计算优化速度模式,从而保证安全。

不过今年歌乐在CES的「自动驾驶集市」上展示的是联合日立共同开发的远程遥控自动泊车技术。它结合了歌乐的SurroundEye®安全行车辅助系统和日立汽车的车辆控制单元、转向和刹车驱动控制技术,通过智能手机就可实现远程遥控泊车。

歌乐、日立联合展示远程遥控自动泊车技术歌乐、日立联合展示远程遥控自动泊车技术

当启动程序后,用户智能手机的屏幕上会显示车身周围的实时图像,同时还会清晰地标注出目前车子行驶的路线,这使得驾驶员能够通过自动泊车的方式将车子安全地停靠在指定区域,而且随时都能掌握周围环境的变化。

此外,当执行远程遥控泊车时,手机APP的操作界面会出现多种不同的停车选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让车子以垂直或者平行的方式停进车位。特别是在停车位很狭小的空间(比如说车库),你完全可以选择下车,站在旁边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将车子停进去或开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驾驶员发现周围存在潜在危险,可以通过在手机客户端上即时操作,叫停正在进行的自动泊车作业。当然车子本身的传感器一旦监测到附近有行人或障碍物,也会立即做停车处理。

不过车云菌说得再天花乱坠,不如大家通过一段视频了解更多:

非「一本正经」的小结

今年是车云菌第二次远赴赌城Vegas参加CES了。今年无论是场地交通还是展会服务依然是非常棒的水平,特别是后两天降温有十度之余,但志愿者和LVCC的场外工作人员依然秩序井然地组织工作,很是令车云菌敬佩。值得一提的是,拉斯维加斯的新城区多是酒店赌场林立集中的区域,你如果是通过Uber或者Lyft叫车,一旦都会设有专门上下客的区域,你和司机在固定区域碰头,真是省去了太多的不便和麻烦。

再说说展会本身,车云菌主要还是奔着汽车相关的公司和产品来得嘛,不用说,这一个「自动驾驶集市」已经让车云菌玩得找不着北了,毕竟一下子七八家公司的无人车齐上阵,还真是需要花点时间好好消化一下的。由于这次准备不足,很多产品技术都没能亲身体验,甚是遗憾。不过照目前来看,明年的CES兴许会有更多的公司加入到Gold Lot的测试场地,甚至像德尔福这样,一下子来个10公里城市高速混合路测的公司也会越来越多。怎么说呢,车云菌已经无比期待2018年的CES了,希望明年能给大家带来更多更精彩的报道!

更多评论 收起评论

我要说

欢迎您!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