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说,整个系统会在2025年量产。
在2017年CES,博世发布了与咨询公司合作的一项调研结果,分享了下面一些数据:
1、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的汽车可以为美国、德国、中国的司机省下近100小时的驾车时间。在这100小时中,司机不用观察道路情况、不用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等一系列琐事。
2、在美国、德国、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安全系统和云端功能可以预防26万起伤亡事故,减少3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为司机省下31小时的高速公路驾车时长。
3、高度自动驾驶和互联将解放司机开车途中近80%的时间,他们可以将这些时间用于阅读、回复邮件、视频会议、欣赏电影。每年长途驾车路程达到4千万公里的司机,可以额外省下95小时的休息时间。
4、当车辆可以自动停车,利用先进的导航系统知道哪里有空位,可以为美国、德国、中国驾驶员省下7千万小时找车位时间。在社区停车时,车辆通过检测车与车之间的空间获得可用车位信息,然后生成实时停车地图,与其他车辆共享。按计划,博世将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2017年在美国推出自动找车位停车的项目,目前正在斯图加特进行测试。
5、到2022年,移动互联的全球市场将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仅需几年,汽车将成为物联网中活跃的一部分,并且和其他交通工具、智能家居产品建立联系。
结合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博世在今年CES展示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互联交通在内的多个解决方案。现场最显眼的是,博世带来了全新概念车展示“互联”概念,认为互联技术将使汽车成为家庭、工作之外的第三大生活空间。
第一,汽车与驾驶者的互联。
在自动驾驶的时代,人机交互系统的作用被突出了。例如,系统能让驾驶者了解,在某条特定路线上是否可以使用自动驾驶。驾驶者如果想启动自动驾驶,则需要在方向盘上持续按下两个按钮几秒。在自动驾驶的过程中,人机交互系统会显示汽车环境传感器探测的情况,以及还剩多少时间驾驶者需要恢复手动驾驶。
新的概念车对语音控制技术进行了升级。车可以听懂更加自然的回话,并且进一步控制车内的功能。和现在市面上的语音系统相比,它可以听懂更多的单词和句子,乘客可以使用更自然的语言,而不是非得限定为特定的控制命令。
触控技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博世的触屏技术。触摸显示屏上的按钮时,你会觉得像在按真的按钮一样,有一点点颤动感反馈,同时系统还可以识别出按压按钮的力度,比如不同压力可以影响滑动列表的速度。 除此之外,系统还通过触控让司机实现了盲操。
除此之外,车上还有不少摄像头装置来提升交互体验。有一个摄像头会检测驾驶员的动作,并且记住驾驶员的喜好。比如方向盘位置、后视镜和座位调节的位置。电脑可以根据司机和车机正在播放的音乐调节车内温度。系统也带有驾驶员疲劳检测的功能,如果司机打瞌睡,就会发出警告。
概念车还使用了摄像头取代了两侧的车外后视镜,通过靠近汽车A柱左右两侧的显示器来显示。据介绍,数字化技术还能实现特定场景展示,例如,当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图像将主要显示在车的后方情况;如果在城市里行驶,则更大的视野就能提供更高的安全性。显示还照顾了夜晚的情况,通过增强图像的对比度,还能改善夜间的视觉效果。
第二,汽车与家居的互联。
据博世的工程师介绍,你可以用语音告诉车关掉家里的窗户,或者给你看一下晚餐的菜谱。而且概念车整合了博世开发的ePayment解决方案,提供标准化的支付功能。目前,博世已经与包括PayPal在内的多家支付系统签订了相关协议。
第三,汽车与自行车的互联。
通过V2V技术,未来的汽车可以提早掌握路上其他交通工具的信息。比如在路上行驶的自行车会被公交车或者卡车遮挡的情况下,帮助驾驶员预知情况。在这次的CES展上,博世就展示了新概念车同自行车之间的通信连接。有了这个功能,交通工具之间就能互换位置、驾驶方向的信息,从而降低碰撞的风险。
现场工程师介绍,概念车展示的部分功能已经在和主机厂合作做到量产车中去,博世计划2025年量产这个概念系统。
我要说
登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