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通用和福特在内数家车企高层,将以高田主要客户的身份,共同参与对收购方提出的并购方案与报价评估。
全球多家整车企业预计将于本月底造访东京,共同商定安全气囊供应商高田公司的未来归属。
据相关知情人员透露称,包括通用和福特在内的数家车企的高管层,将以高田公司主要客户的身份,共同参与对收购方提出的并购方案与报价进行评估。
根据彭博社和知情人员的消息,投标高田公司的是以下几方:
① 百利得公司(Key Safety Systems)。总部在密歇根斯特灵海茨(Sterling Heights)的,是高田的同业竞争对手,年初被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均胜电子收购;
② 美国纽约的私募基金公司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③ 日本的安全气囊充气泵制造公司大赛璐(Daicel)与贝恩资本(Bain Capital);
④ 总部在伊利诺伊州厄巴纳市(Urbana)的弗恩基公司(Flex 'N Gate)与瑞典安全气囊企业奥托立夫公司(Autoliv Inc.)。
上述来源同时称,由于高田公司涉及数十亿美元赔偿与罚款的安全气囊召回事件,该公司只得出售公司业务寻求重组。而高田公司高层届时将与到来的多家车企组成评审团,共同审议各方的投标方案,以确定公司最佳的收购方。评审团会在讨论后缩小范围,确定最后的潜在买家。
尽管高田公司的收购案在规程上无需车企参与其中,但是汽车企业作为重要业务关联方,希望尽量确保高田在重组完成后能继续供货;同样的,潜在收购方也希望未来高田公司能与车企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
彭博社报道称,收购方案中也不排除利用破产保护的方式来缓解高田公司的债务压力。目前,百得利和奥托立夫相关负责人拒绝对此报道予以置评。
注:日本高田公司(Takata Corporation)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气囊零部件制造商,主要客户除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汽车等日本企业,还有通用、福特、现代、奥迪、奔驰、宝马等全球知名车企。自2008年以来,全球有逾千万辆汽车采用存在相同隐患的高田安全气囊而被召回,涉及品牌广泛。
奥托立夫(Autoliv)公司——目前仍不清楚若其成功并购高田,是否能通过相关反垄断调查。该公司2015年在全球安全气囊市场上已占据了41%的市场份额。在高田公司陷入召回危机时,奥托立夫“趁机”增加了全球产能。
百利得(Key Safety)公司——若能够成功并购高田公司,该公司在安全气囊市场上的份额将由8%快速提升至20%~30%。目前,该公司已经增加了在中国和美国弗罗里达州工厂前气囊和侧气囊充气泵的产能,因而该公司每年充气泵产量可增加超过500万套,旨在抢夺原先高田公司的客户。
高田公司正承受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安全气囊召回事件带来的阵痛。由于其气囊充气泵存在的安全问题已导致全球15起死亡和超过100起致伤事件,全球范围内将有超过1000万辆汽车被召回。据报道,高田的安全气囊可能在爆裂过程中弹出金属碎片,对车内的驾乘人员造成伤害。
高田公司已聘请投资银行拉扎德公司(Lazard Ltd.)负责其财务重组工作,以减轻召回事件带来的影响。根据彭博社3月的报道,高田公司预计召回事件可能使公司面临超过240亿美元的相关费用开支。
*本文是车云「翻译官成长计划」作品,原文来自 Crain's Detroit Business,作者:Dustin Walsh,编译/文瀚。了解车云「翻译官成长计划」更多详情和报名,请戳这里。
我要说
登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