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合资企业外资持股不超过50%”规定应再施行5~8年

  • 2016/09/08
  • 车云网

中央政府已经开始放宽政策,7月开始在个别自由贸易区内免除摩托车和电池领域的外国制造商的持股上限。

中汽协表示,中国应该将“合资企业外资持股不超过50%”的规定再施行五至八年,以确保中国自主品牌能够全面迎接竞争

中汽协副秘书长叶盛基上周在天津接受采访时说:“政府可以考虑根据汽车行业不同领域的成熟度而慢慢放开对其(外资持股上限)限制,从摩托车行业的一至两年,到商用车的三到四年,对乘用车的上限应该最后去掉。”

合资企业外资公司持股不超过50%

国家要求本地企业与海外企业建立合资公司的这项政策是为了确保本土车企能够获得技术和运营上的经验。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称,“政府六月份开始考虑解除50%的上限。”从此引起了关于是否修改这项政策的激烈争论。叶盛基还称,“虽然取消上限是大势所趋,但应该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而非一气呵成。”

近几年来,该政策被批评为地方保护主义,并削弱了自主品牌的创新能力。支持方表示,这项政策给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更多机会壮大自己,开发技术,以抵御全球竞争。中汽协一直反对解除外资持股上限,始终认为本土汽车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能够与通用或大众这样的对手展开竞争

2014年2月,在一位商务部官员表示车企应该为解除限制做好准备后,贸易组织发出警告说,如果政府允许外国汽车厂商越来越独立于中方企业,中国品牌很有可能被“扼杀在摇篮里”。

即便如此,中央政府已经开始放宽政策。国务院7月19日在网站发布通知称,在广东、天津、福建和上海四省市自贸区暂时调整有关行政法规,暂停实施相关政策规定,允许外商独资从事摩托车生产,和能量型动力电池制造。雅马哈和三星SDI等公司此前被要求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合资公司并持股最高为50%。

叶盛基说,:“如果你现在完全放开限制,这些本土品牌和私有车厂将无法生存,因为整个供应链将在外国人的手中。”

(本文是车云「翻译官成长计划」作品,原文来自彭博社,编译/ 阿海)

关于车云「翻译官成长计划」:

由车云网发起,招募对汽车感兴趣的你编译车云合作媒体的优秀稿件和视频,一起记录下汽车新科技由量到质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传播具有国际化视野、处于科技前沿领域的报道,为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操经验。了解更多详情和报名,请戳这里

更多评论 收起评论

我要说

欢迎您!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