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发布国内首辆无人配送车,明年将有望大规模商用

京东无人配送车可以实现针对城市环境下办公楼、小区便利店等订单集中场所进行批量送货。

今日,京东集团对外宣布,由其自主研发的中国首辆无人配送车已经进入道路测试阶段,10月份即将开始试运营,明年有望进行大规模商用。这也标志着,继用无人机解决农村电商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后,京东又在变革城市配送模式上前行了一大步。

负责智慧物流研发的京东事业部总裁肖军表示,目前中国城市物流体系严重依赖人力,特别是从配送站到用户手中的这段距离,需要大量配送员的辛勤劳动。京东无人配送车可以实现针对城市环境下办公楼、小区便利店等订单集中场所进行批量送货,其出色的灵活性和便捷的使用流程将大幅提升京东的配送效率。

据悉,京东此次发布的无人车和配送模式将具有如下特色:

 - 无人车体积较小,长宽高分别为1m、0.8m、0.6m,具备6个不同大小的载货舱,可以按照既定路线自动导航行驶,并具备路径规划、智能避障、车道保持、智能跟随等功能;

 - 无人车在配送站完成商品装载,根据目的地进行自主路径规划,寻找最短路径并规避拥堵路段;

 - 在行驶过程中,遇到行人、宠物、车辆等障碍物,可以进行避障,绕路行驶,遇到十字路口,可以识别红绿灯做出相应行驶决策;

 - 自动行驶到目标建筑的指定位置后,它会通过京东APP、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收货;用户到无人车前输入提货码就可以打开货仓,取走自己的包裹。

“京东目前开始路试的无人车采用电能驱动,同时它的速度较低,在非机动车上行驶,再加上完善的自动避障等措施,对行人安全,并可以保护环境;缜密的实时监控、位置查询也保证了无人车和货物自身的安全。”肖军说。“我们目前测试的送货目标是写字楼、自提柜、居民区便民店、别墅区等场所,他们有比较集中的小批量订单,但目前经常会占用配送员较多的时间,效率不够高。因此,京东的无人配送车也可以是看做是‘长了腿的智能自提柜’,给用户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

据透露,目前开始路试的京东无人车具有很多先进的黑科技:

 - 它配备多个视觉传感器和雷达,通过生成视差图等方式构建三维环境,检测障碍物的大小和距离,控制无人车避障,是个安全第一行驶的标兵;

 -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它可以敏锐地识别交通标志和车道线,无论什么照明和天气状况都保证行驶遵守交通规则;

 - 基于特征的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实现了无人车自主定位与地图创建,比大部分人都认路;

 - 基于高精度立体影像数据结合GNSS卫星定位系统,它能进行精准路线规划和导航定位,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目前路试的京东无人配送车还只是冰山一角,”肖军透露,“测试的初期,无人车用于执行极速达等临时配送任务,随后逐步实现常态化配送服务,预计明年就可以开始大规模商用。同时,京东还在大型载货无人车等领域不断尝试,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并全面提升运营效率。”

更多评论 收起评论

我要说

欢迎您!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