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小V&酷泊,开车如何不心塞?

  • 2014/12/23
  • 车云网

智驾小V解放开车时的双手,酷泊减去停车时的麻烦。

开车是一段静谧的旅程,但总有那么些不便利让人心塞。比如说,行驶过程中用导航不方便,路线不熟悉的乱窜;比如说,到地方找不到停车位,或者地下车库太复杂,干脆忘记车停在哪儿。“优信拍”LINC汽车创业大赛有两支决赛项目就决心要改善这些突发状况。

第一个创业项目要解决的,是开车过程中的种种不便利,解放你的双手——

微思客智驾小V包含两个硬件组成:一个是遥控器,状如汽车的车钥匙,可以绑在方向盘上,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之后,便可遥控操作手机;另一个是小V电台,插在点烟器上,手机里的声音便可以通过汽车喇叭发声。

智驾小V产品图

我对车载智能硬件一直有着消极抵触的情绪,自带磁场:偏执的认为,一切增加车内设置的形式都背离了简化操作的初衷。尤其是需要加装的各项设备,这对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轻便、灵活,不知道要繁琐到哪里去。

在与智驾小V创始人王凡的赛前采访中,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他,他首先提出这样一个应用可能:在开车过程中解放手机操作,比如说,接打电话、新地址导航、听音乐等。看上去是非常简单的操作步骤,而在一辆行进的汽车当中,低头看手机屏幕的几秒钟实则是生死瞬间。

另一个让我印象纠偏的应用环境是,假如开车过程中,需要接朋友聚餐,如果你们双方都不熟悉路线,只需要对方发送位置信息,智驾小V可以直接读取地址并进入导航页面。

可是,就连王凡本人也承认,以点烟器或蓝牙接口做入口接入手机的车载产品,淘宝上很多。但不是每一个产品都有技术型团队出身,此前王凡在CSR工作,所属部门做芯片以上的产品级应用方案及研发,提供80%-90%的产品成熟度。比如说早期的三星DVD、飞利浦DVD等。这顺延了智驾最引以为傲的技术支撑——蓝牙芯片、天线射频技术,“普通的产品解决不了信号发射的问题,行驶环境下的噪音对用户影响很大。”

智驾小V创始人王凡

即便解决了技术问题,智驾小V还是更强调物理按键,把语音操作降到最低限度,“这是最可靠的方式,只在电话找人名、导航输入地址时才凸显语音的命令输入。”一方面为保证交互的流畅,另一方面是照顾到用户使用体验的完成感。

君联资本副总裁兰宗华是智驾小V的导师,在点评环节,他着重强调了团队的技术能力,“蓝牙转FM的降噪是一大技术壁垒。”另外,兰宗华提到,解决舒适性之后,提高安全性、娱乐性或许是下一步的延展方向,“类似车载WIFI、车载微信等,想象空间很大。”

目前,智驾小V在找传统渠道商合作,之后会通过跟电台做联合推广。比赛当天,王凡也宣布,智驾小V在点名时间上的众筹行动正式开始。

另外说一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提到智驾小V是否想进驻主机厂、寻求收购时,王凡下意识的反应:“还是要自己做品牌的。”这可能也是智驾小V团队与竞争对手之间最大的区别。

第二个项目所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智能停车畅想——

酷泊创始人李泽乐经常被问到,你怎么就干了一件这么不新潮的事儿。英国毕业归国的他,一身潮范,但却在4年内先后成立3家停车场公司。

酷泊创始人 李泽乐

传统的停车场有着根深蒂固的难题:结构复杂、设施落后、管理成本高等,硬件难度之外是从业人员的整体构成的落后。这些都刺激着李泽乐思考一个新问题:能不能用相对智能且便捷的方法来促成改变?

酷泊是一款基于停车场智能硬件组成而生的移动端APP,帮助实现找车、找停车位等基本问题,比如说地下导航功能的开发等。按照酷泊的项目导师——君威集团合伙人、董事总经理宋宇海的话来说:

这才是解决了智能交通的“最后一公里”。

试想一下,上车前、下车后这最后一段汽车与人的交互,你遇到过多少心塞?

有一个严肃的问题是:酷泊团队基于此前停车场的运作,自有5000余流动型车位,但这对比撬动整个停车市场所需要的车位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只有保证主要商圈、中心地带、热门区域的停车位的活用,才能真正利用大数据的分配、调用、停车场配合等技术手段促成停车位的商业化运作。

那么,中国的停车场都在哪些人手里?李泽乐提到,停车场资源之所以分散,是因为他们主要被楼盘开发商、政府公共资源或小型业主所分摊拥有。这就意味着,想要推动停车位资源在酷泊平台上的共享,就必须要一家家的进行商业谈判。

谈判过程中,商家们往往关心三个问题:1、劳动成本能否降低?2、营业利润能否提高?3、管理、效率能否提升?这其实也是另一个关键:传统停车场不是不动,而是不知道往哪儿动,更不知道如何将智能信息等结合进来。

酷泊正在做的,就是告诉这些传统运营商,未来的停车场应该是这样运作的。预订车位、代客泊车、移动支付等,这些概念和流程在此前的停车场是不可能存在的。“一定是我们和停车运营商来画这个流程图,所有商业模式是创造出来的,没有体验出来的。”

不过,李泽乐也提到,“我们的软件不会根本解决问题,而只是会影响一些建设和决策。”这也是他另一个团队在做的事情,从停车场的内部设计、规划,引导标识,智能化设备等角度入手,在停车场初期建成时就开始做智能铺设。但这是一项投入巨大的工程,举例来讲,500停车位大小的场地,仅铺设一个输入车牌号找车的导航式设备,花费即在300-500万之间。李泽乐思考的是,“通过二维码、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声波采集等技术,如何用手机这个智能终端来分散这类大投入”。

目前,酷泊的APP还未上线,是不想草率。LINC比赛当天,酷泊团队荣获“最佳创意奖”,李泽乐提到,希望用未来的30年、50年来做这一件事。

聊到最后,他说:“我期待混战。”的确,对一个从来没有过战争的市场,平静似乎不总是件好事。

智驾小V创始人王凡演讲及导师君联资本副总裁兰宗华现场点评

酷泊创始人李泽乐演讲及导师君威集团合伙人、董事总经理宋宇海现场点评

查看更多关于LINC2014汽车创业大赛相关报道

更多评论 收起评论

我要说

欢迎您!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