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司机给车云菌启示是,汽车后市场创业不该是贸然介入的苦战,准备充分激情上场,让创新和思变成为那盘名叫“乐趣”的花生米。
据知情人士透露,“优信拍”LINC 2014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O2O组选手鲍炎焱上场前自备烧酒暖场,酒精挑动神经之余,还不忘用花生挑动乐趣。台上有滋有味的7分钟展示里,LINC微信互动被观众的点赞刷了墙。以小组第一胜出的鲍炎焱带着牛司机品牌,无论在场上还是场下,都赢得了一批数量可观的关注者。
牛司机创始人:鲍炎焱
一项智选,一份资源和一个逻辑
牛司机这样完成了O2O闭环:车主在线上选择车型和养护产品,平台统一提供可选产品并完成报价,车主按需就近筛选维修厂后填写个人信息,即可预约10天内的线下养护。养护产品由牛司机物流运抵维修站,车主仅需按约到站完成保养流程,最后用微信反馈对整个服务流程进行监督和评价。
但是线上平台搭建不是几台电脑就可轻松搞定的水面工程,前期研发成本会占用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行业流程无缝兼容的平台功能,才会顺畅串联线上线下交易的每一个环节。这时,寻找一个本身基础设施趋于完备,可以低成本实现整个线上模式的现成平台,便成了创业者的减负重点。
牛司机与生来自带O2O属性的微信一拍即合。从营销集客、支付、安全保障到用户管理,微信都具有先天优势,并且比PC和APP来得更加轻便。鲍炎焱坦言,牛司机原本不是互联网企业,初期的摸索过程也走过不少弯路。发现微信这个平台后,用低成本将线上线下走通。用户高频使用微信的习惯,节省了培养时间。微信熟人社交的基因,让活动推介在指尖分享即可精准完成。微信集成的LBS、多媒体即时对话功能,可以帮助在线定位选站和前期导购。就连最后的付款操作,也是手机屏上的几次点击。着重挖掘微信端而非网页,牛司机将其视为一项智选。
微信协助养护服务落地后,线下服务是汽车保养的粘客之道。这条思路想来水到渠成,做起来困难重重。不少B2B2C的创业项目也将服务环节交由加盟维修站完成,但最后都因为服务无法标准化卡壳,致使用户流失。资源缺失和维修厂难以监管,成了线下模式走不通的两大主因。
牛司机的资源供给来自背后的母公司——百配汇通。百配汇通有多年汽配经验,是多个养护品牌的一级代理商。目前在北京拥有800余家汽修厂合作伙伴。母公司库房物流储备提供了厂家直供的正品资源和对接线下的在途运输;维修厂资源共享也使牛司机最先进入线下维修厂的内部,减少了创业初期行业新人的对接难度。
牛司机的标准化流程制定也诞生于百配汇通旗下的一家直营维修店。团队在店内进行了服务流程的预演操作,对20多台车的养护观察总结出一份标准化流程单,以此作为最低标准统一加盟维修站流程。这份流程包括七个检测项目、四个清洁项目。还包括了当面开启产品包装盒,保养过程铺上防尘四件套,清洗发动机仓等海底捞式服务。
掌握了大批维修厂资源,鲍炎焱表示,用赢利来推动标准化,这才是共赢逻辑。如何保证这些标准被执行,又可以大家一起赚到钱,牛司机考虑了三个方面:
首先做的是为选店把控。目前牛司机线下连锁的100多家门店均从百配汇通800+客户遴选得出,店内外环境、门店资质、服务意识都是基础要求,未来还要根据服务和场地配置继续做减法。
同时,每个维修点会配备专门的一对一服务人员,主要负责接待和全程信息对接。按流程完成服务后,服务人员将会指导客户使用牛司机微信服务号完成点评,牛司机给予服务人员现金返点,起到标准化流程的监督功能。
此外,于维修厂来讲,可以从检测环节挖掘二次消费。O2O循环中的咬合式互利,是鲍炎焱分享的合作方式。
体验再追问
整体模式上闭环之后,车云菌对体验细节进行追问。体验过牛司机服务的客户,反映的改良处集中于三点:复杂保养无法报价、产品无货、以及维修站门店不知情,分别指向了物流、报价和信息沟通三个方面。
鲍炎焱表示这些问题会在后期逐项解决。复杂车况的报价困难,牛司机会给出C2B的竞价方式。未来长里程车车主可以在微信平台登记车型,里程数。通过开通的汽修厂接口,多商家可在平台上抢单报价。最后由用户敲定一家,直接预约。这项功能在后期改版中将会进一步智能化,最后想要达到的功能是,输入车型、里程数,机器人店小二就会自动计算结合定位,把维修站信息推送给你。
面对产品物流不及时的状况,牛司机除了加紧自身优化之外,还将引入第三方物流支持,目前与京东物流的合作已经纳入了下一步改造计划中。信息沟通不畅,目前通过配设服务人员充当两方沟通媒介来解决。服务人员来源有二,一是牛司机自有员工任职,采取区域承包的形式,根据预约计划到店服务。另一类是汽修厂员工兼任,由牛司机销售人员到店进行面对面培训后上岗。
随着平台发展和接单量递增,无论是物流加线还是人员雇佣,都不是体验优化的根本解决方案。面对O2O最后一公里的实操问题,亟需完成的还是平台和汽修厂间信息系统的对接。牛司机一周后即将开启汽修厂高级技师咨询功能,还有汽修厂专家的接入口,都可为双方所用,进行信息和产品的核实确认。面向车主端,平台还可公开物流信息,避免上门无货的尴尬。
不过真正提效的,还需维修厂系统、平台系统、物流系统的三方连接,这才能成为后市场竞争中的触网优势。
车云小结:
创业项目还不完美,但都有动人之处。采访快结束时,鲍炎焱说计划在明年推出上门取车服务,这些都要留待牛氏品牌打响,公信力建立后逐一开启。总结下来,牛司机给车云菌的启示是,汽车后市场创业不该是贸然介入的苦战,准备充分激情上场,让创新和思变成为那盘名叫“乐趣”的花生米。
鲍炎焱现场演讲及导师易车公司董事长助理、投资总监孔祥志点评
查看更多关于LINC2014汽车创业大赛相关报道
我要说
登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