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忽视创新创业的力量,在座的每家公司未来都有机会发展成航母级的企业或平台。
7月28日,车云网在京举办创新战略发布会,同时启动了LINC2016汽车交通创新创业季。在发布会现场武汉现代制造业创业服务中心林江鸿表示,政府层面目前已经越来越重视创新的力量,且会凭借自己的实力、财力和政策的可调度性、可支配性,为大家提供一个很好的舞台。 以下根据发言稿现场实录整理。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战略发布会,谢谢程李、车云网给我这样一个跟在座各位行业精英沟通交流的机会。参加科技企业的发布会,我个人第一次,下面和大家分享两个感受。
武汉现代制造业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江鸿
武汉开发区现在的对外形象基本是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回望25年前,当时武汉市政府成立了轿车办公室,很土的名字。之后跟法国雪铁龙公司引进技术,成立了东风雪铁龙公司。
当时大家的想法是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区域里建一个总装厂,现在来看,的确是把事情想得有些简单了。那时候,政府领导太小瞧创新创业的力量了。但这个领域发展到今天是个什么规模呢?
首先,去年工业总产值是2800多亿,其中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创造的价值超过了2000亿,达到2090亿人民币,占比约72%多;
其次,我们现在面积有489平方公里,不是原来的一个厂,现在有11个总装厂,还有3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世界500强就有50多家。形成这样的规模,这中间虽然隔了25年之久,但回过头来再看,你会发现创新的力量功不可没。
当时武汉市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什么?纺织业、钢铁、造船、重型机械。汽车在当时来看就相当于今天的车联网、物联网,相当于现在任何的新鲜科技、新鲜行业。所以现在看这些行业就跟我们当时看汽车是一样的,当时汽车绝对是领先的高科技产业。所以这个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千万不要忽视创新创业的力量,在座的每家公司未来都有机会发展成航母级的企业或平台。
第二个感受,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体制内的我们在创新创业这个平台上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能够扮演怎样的角色?用哪个角度来看跟政府之间的合作?
很多创新企业跟政府的合作多少都存在着一定隔阂,隔阂在哪里?不是说这个隔阂天生就有,而是说大家在观念或者在某个案上的不同观点被无限放大,结果导致大家觉得政府对创新创业,可能出于保护传统行业,或者很短时间内见不到效益的行业政府不会投入很大精力等原因,并不是很感兴趣。
但是从今年来看,5月份左右,武汉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创谷计划”顺利进行的刺激性政策。当然和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相比,虽然晚了一步,但同样已经拿出了实际行动。武汉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之前闻所未闻的优待政策,对从事创新创业服务的小微企业给予大力扶持。
现在开发区发展到今天也让我们管理层意识到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在行业内长成了大胖子,走路也不一定慢,也很有力量,毕竟财力比较雄厚。但问题是什么呢?是产业结构的单一性。这是一个无法回避且必须直视的问题。因为产业结构单一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是,一旦行业里出现风险、波动,整个区域可能就会出现大的经济滑坡。但这种情况在一个发展均衡,城市化程度很高的区域是不应该存在的。所以我们现在加大了对创新创业这类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而且专门有一块很大的面积拿出来做创新创业基地,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和支持,政府也会缩短中间办事的效率,审批手续也会大量简化。
所以说政府在这中间扮演着什么角色呢?刚才说我们要一个讲台,但是我们不要讲台,我们可以提供一个舞台。这个舞台,我相信没有谁比政府更适合提供。因为政府凭借自己的实力、财力和政策的可调度性、可支配性,绝对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很好的舞台。
下一次跟车云网的活动是在10月份,希望10月份在武汉看到大家。谢谢!
我要说
登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