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用不同的冲程来实现了不同气缸的不同排量,不过鉴于成本问题,估计这项专利占坑的作用更大。
今年,本田在日本注册了一个新的专利 —— 在同一发动机内的不同气缸使用不同的排量。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和其它类似的发动机结构方面的技术有哪些相似和不同?
本田的这个不同气缸排量,
本田发动机新专利:各气缸排量不同
专利说明中并没有解释具体的使用场合和目的,
之所以猜测这些不同排量的气缸可能不会同时工作,
如果需要同时工作,就会在每个缸组使用独立的空燃比传感器。除此之外,
不过,车叔猜测排量切换这一路线带来的“提升/成本”比例,会比能够起到类似作用的米勒循环要低,应用上的成本比较高。
另外,除了切换不同排量气缸之外,还有很多黑科技的玩法。比如,像有些以前的船用发动机那样,把各缸串联起来。热气流在一个高压缸内做功之后,进入下一个低压缸再做一次功,目的是尽可能的把高温气体里的能量榨取干净,从而提高效率。不过这些发动机的压缩比搭配一般是针对某个固定的发动机运行工况的,适合于提高船上稳定巡航工作时的效率。
本田总是能搞出些新鲜东西来,比如他们几年前申请的可变冲程技术。下面的图里就是可变冲程技术的一种,通过在曲轴位置增加一套偏心轮(Eccentric shaft)来调整几何设计的系统。车叔也很期待这次本田会搞出什么黑科技来。
本田可变冲程技术
对于可变排量技术的应用来说,其中有很多自身的局限性和额外的效率损失。
比如,发动机的尺寸很可能会变大。
过大的发动机尺寸也会对发动机冷启动速度带来影响,
同时,由于总缸数增加,运动件和轴承的数量也会增加,
目前最好的闭缸策略就是将进气和排气阀全部关闭。因为如果不全部关闭的话,会存在进排气损失,
在排气过程中,气体可能会倒流回被闭缸的排气道,
总之,由于这些损失,发动机的最佳效率点可能会恶化,
其实,通过给发动机运动件设计来增加自由度,提升整体运行效率的概念
提到发动机可变运动件技术,车叔不得不介绍一下最近几年很火的FEV可变压缩比技术。就是通过利用机械液压系统调节连杆长度,在1秒之内就可以调节发动机压缩比的技术。
FEV可变压缩比技术
由于没有使用油压直接进行调节机构的驱动,
这一技术对汽油机的提升可能会更大,因为汽油机压缩比较低,
不过车叔认为,在设计系统时,除了连杆系统本身的可靠性分析之外,
同时,
据FEV分析,可变压缩比技术可以带来大约5%左右的油耗改善。
车叔认为,就像车辆的智能化一样,汽车动力总成的智能化也是今后汽车的发展方向之一。根据驾驶员的需求实时调节动力总成的技术匹配,根据卫星导航观测的前方地形和路况数据决定混合动力现在是该充电还是放电,根据车内乘客的需求以及外界环境调节车辆的动力和噪音设定等等。车叔相信大家很快就会见到这其中的一些先进技术和黑科技。
作者简介:唐华寅博士,自称车叔,现就职于捷豹路虎技术中心。主要从事量产动力总成开发,新技术评估,混合动力控制策略等。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欧洲汽车那些事儿。
我要说
登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