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盯上了汽车金融这块大蛋糕,小玩家只能剩下点渣渣吗?
本文作者车e融创始人周瑜,成立于2015年的车e融是一家做汽车金融的互联网公司,不论是新车、二手车电商、甚至是二手车物流、估价公司都把盈利压在了汽车金融这块大蛋糕上,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另一种玩家,车e融选择从二三线城市,二手车经销商的汽车金融做起。
车e融创始人周瑜
在我的理解中,所谓的创业,最易混淆认知的就是这个“创”字。这一个“创”字,很多人轻松地理解为“创新”、“创造”、“从零开始”,甚至更有人觉得,创业是一门“无中创有”的事情。其实,以上对于“创”字的理解,显然是只得皮毛,只是妄念。
我觉得,创业所需的条件成熟和政策环境空间,甚至不亚于成熟公司正常发展的所需。创业之前,一定是行业内出现了强烈的用户需求点,或成熟政策环境下的机遇点,或商业思想和科技力量得以相辅相成的时刻,只有至少满足以上的某一条件,创业才是创业。其实,在创业之前,有些业已经是现成的,创业只是在现成的业上加以创新改革。
汽车金融这一概念,其实无关互联网金融,非要说有关联,大概是容易被误解成后者。而且当我们提及汽车金融,还要分为新车和二手车两个有天然属性差别的阵营。早在9年前,我国出台《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起,最早一批的汽车金融公司就在尝试这件事,但他们的成绩却连及格分都未到。自2004年颁布管理办法至今的九年间,我国汽车销量增长近300%,但汽车金融服务的渗透率却仅仅翻了一番,与国外70%~80%的消费比重相去甚远。而二手车金融的发展更是严重滞后。
为何造成如此困局?一部分是由于本土市场消费意识和方式的滞后,行业发展未能对接用户需求,其次是由于商业技术力量的薄弱,导致曾经的汽车金融公司无力面对行业的固疾,也就是国内汽车市场信用体系的不健全,这让汽车金融担当了一定风险。而二手车强烈的“个性化”商品属性+交易主体缺乏规范监管+区域流通限制,使得二手车交易本身限制颇多,二手车金融的发展就更无从谈起。
我认为,困局就像是蚕蛹,一旦条件成熟,便会催生美丽的机遇。早一批的汽车金融公司,虽然入对了场,也投入了充足的粮饷和人马,却唯独少了今天的“良辰佳刻”。
政策激励+前景无限,让二手车金融成为机遇中的机遇。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着重强调“活跃二手车市场”,充分表现出政府对潜力产业的推进态度。此外,随着“限迁”的取消,让税制标准不一、登记制度残缺、车辆限迁等制约二手车发展的因素彻底消失,如此,二手车金融的参与者们得以“大展拳脚”,这条可挖掘度极高的“路子”彻底通了。
此外,中国新车突破2000万后已经增长乏力,而美国一年4000多万的二手车交易量和超过80%的金融渗透率,反而给了二手车金融更广阔的增长预期。一般来说,国外市场的业绩,就是国内市场的想象力,巨头当然不能视若无睹,BAT已经各自重磅登场,且直瞄一线城市包抄。
从大局上来看,中国汽车金融的市场渗透率低得“吓人”,以目前20%左右的数值远低于欧美领先市场,但是对于逢着良机的创业者来说,局面却是“喜人”的,因为这个20%有着翻两番以上的蓝海前景。我们不难看到,诸多的融资租赁公司、传统金融机构、银行等都一直是其中的参与者。
可是,同一片蓝海前景下,二手车金融的入场券,却不是人人在握。这里最大的原因,在于二手车行业一向有着“一车一况”的痛点,车辆残值的不确定性,以及保值率的浮动性,让那些“对二手车不在行”的传统金融机构束手无策。这里所谓的入场券,也就是对汽车产业的把握和了解。
以当前入场二手车金融领域的企业来说,大家还处于“抱团取暖”的阶段,而且专注的方向也不同,有的致力于C端需求,有的更偏向于B端。
做C端,更考验企业的风控能力。一般来说,C端的需求很明确,和买新车差不多,有着分期付和融资租赁等形式。可是,在“一车一况”的难题面前,往往需要企业具备专业的评估团队,才能把贷款额度、利率几何等方面问题处理完善。
B端的需求,自然是集中在经销商的融资、资金周转方面。这种业务板块,需要考验的不再是车,而是对二手车市场的把握与洞察,由于二手车行业有着明显的淡旺季,经销商的盈利也就有所浮动,所以这块业务的执行人,一般要对整个二手车市场有着较深的把握。
BAT三巨头此次重点押宝在一线城市,但车e融却选择了“不跟随”。虽然说,做汽车金融是顺势而为,但我认为,有的势可顺,有的势则需要冷静思辨。立足于团队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们更慎重的选择“避锋芒、广积粮、高筑墙”的策略。具体来讲,我们做了如下几件事儿:
1、以二手车切入市场。去做巨头企业不愿做的脏活累活,让二、三、四线城市内的二手车金融需求得到释放。这种做法,既免去了与巨头企业竞争所带来的高企营销费用,也能在发展中给自己留有更多的操作空间和成本节省。
2、分析对手,找准目标。从目标用户来看,C和B是最简单的二分法,而在这两个领域分别都有冒头的公司具有了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最有代表性的是优信的付一半和第一车贷的车商贷,如何和他们拼市场,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最终,我们选择了从B入手。通过对北京花乡市场的分析,我们在山东和河南市场成功实现了“花乡+平安银行”模式的落地,直接从入口端实现了对目标客户群体的覆盖。
3、拉帮结伙,优势互补。一切还是从“花乡+平安银行”的模式说起,花乡作为最成熟的交易市场,具备了“管理+交易+过户+检测”等职能,而这个在很多城市的市场职能中是短缺的,而这些必备的,为了更好的完善最终标准交易卖场的构建,我们和第三方检测平台合作,在合作市场中建立自己的检测中心,不仅制定了市场交易车辆的准入标准,也为市场的车商和用户提供标准检测配套服务,很好的提升了市场的服务体验。
4、让市场之间连通起来,缩短车辆交易周期,帮车商更快更简单的交易。二手车除了非标之外,跨区域流通不便是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传统情况下,收车是所有车商必须面对的问题,有别于新车4S店,二手车商需要自己完成车源的获取、购买和过户,然后还要想办法把车运回去,这一系列操作中,二手车商或者自己频繁开车往返,或者等待物流公司不定期发货,严重拉长了交易周期和资金占用,同时也会加大车商的精力消耗和成本支出。在这里,我们和车流网建立了战略合作,互相利用彼此的优势,为合作二手车商提供从“库存+物流+金融”的标准化服务。
此外,车e融通过大数据征信、快速审批、人脸识别、远程面签等方面的稳定应用,使得二手车金融服务变得高效而安全,而这一切的技术引用,正是上述我所提到的创业条件之一,也就是商业策略和技术创新的合拍。
车e融的目的是为汽车全产业链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包括了新车、二手车、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等链条。
在当前的阶段,我们希望能够和合作伙伴一起打磨出一套完整的“检测评估-金融服务-仓储物流”的解决方案,帮助二手车快速简便的在各市场区域之间流转起来,而这一切,其实都是新车领域已经初步实现的。我们希望这一整套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我们的合作二手车商快速发展,而未来的二手车交易应该会根据车型定位和用户需求不同,在规范化的交易市场和精品二手车店内进行,彼时,我们也会和其中的合作伙伴形成更为深层次的捆绑关系。
此外,刨除电商平台外衣之下的京东物流+金融,是我理解中非常好的运营模式。
这里毫无期待,一切只需等待
关于汽车金融,关于我们正在做的二手车金融,需要展开阐述的内容很多,本文无法涉及的非常全面,希望能有机会和更多的同业伙伴进行交流,一起推动二手车行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只有二手车行业整体好了,大家才能从做大的蛋糕中分得更多。
此外,随着群雄入场,资本垂青,汽车金融的未来发展,我认为将围绕科技创新和运营模式探索两个方面。前者将更高效、安全地解决汽车金融行业内的信任问题,后者将让企业更从容地面对这一初露萌芽的行业,有效地缩减成本,聚集起更多能量来为用户创造收益。如果让我对它有所期待,不如让我们在努力中等待,等待汽车金融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又一个活跃点。
回到创业本身。不知何时起,创业似乎已经离不开风口,但我认为,哪怕是逆风,只要踏下心,找到对的人,做对的事,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与其苦苦等待风口,不如长出坚实的羽翼。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我个人觉得对创始人比较合适的心得:听多数人意见,和少数人讨论,自己拿主意。
我要说
登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