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真的越来越无聊了?
在柳絮纷飞中迎来了两年一度的北京车展。主场作战让车云菌有了细细感受的时间,本周一周动态,先由车云菌的5篇深评开篇,点击标题直达原文。
因为野蛮人的进屋,让每个车展看客多了不止一种选择。技术派可以采撷到面向未来的演示和展望,而买车人发现更加新鲜、可供讨价还价的营销策略和参与主权。行业因为互联网热闹了起来。以技术驱动的新入者秉持着流派精神,在蛰伏中等待最懂自己的人,而资本和品牌驱动的弄潮儿也用最擅长的市场手段, 笼络着自己的首批拥趸。
△长安InCall 5.0车载系统
车联网产品几乎在本届车展“失声”,像是从一开始的营销导向期步入了产品沉淀阶段。硬件上,特斯拉独占的大屏优势开始向其他品牌迁移,多频互联也依然是车展必备主题,更加适用车内的语音和手势控制开始广谱。软件层面的谈论下探到更深层次,深度前装的产品开始显山露水,而云端的数据库的支撑让每辆车不再是信息孤岛。手机车机互联网方案的谈论在逐渐弱化,反之增加的是服务和应用深度定制,与车辆控制相关的产品已经慢慢成为最新话题。
自动驾驶接替了车联网概念,成为新一新狂轰乱炸的车展主题。关注实操层面,过了宣称自动驾驶计划的节点,合资品牌进入了为旗下中档车型广泛普及高级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的阶段。国产品牌将测试车辆带入真实场景体验,同时用多种技术路线探索更加适合本土落地方案,技术上的进步空间也在鞭策着本土创新迎头赶上。
如果要体验速度和操控,一定要看一看本届车展的超跑。如果要感受传统技术和汽车文化性格,一定不能错过这个盘点。略略失望的是,车云菌的那款心头好只是在外媒上爆出了法国街拍的新闻,却没有在本届北京车展亮出真身。车展超跑军团向群众展露的冰山一角,是传统汽车工业足以与新兴造车者抗衡的技术资本。
「设计」、「定位」还有「营销」,看本届北京车展自主上位新招数
今年车展自主品牌带来了一些惊喜。比如宝沃背后的东家福田甘愿隐姓埋名,经历了前期精彩的铺垫、营销、吊胃口,用还算不错的产品力基础吸引了车展眼球。再比如选择偏高端的平台带来的高成本和高技术,会与自主品牌的定位形成矛盾,长城用大尺寸大空间的横置前驱产品H7找到了方向。以及,自主中大型传祺GS8在平衡造型与空间上,用一款全原创的方行车收获了不错的评价。产品力+好营销让人看到了希望——自主品牌终于不必永远拼价格了。
政策是永远的风向标
滴滴和海博出租首个落地项目“滴滴海博”专车获得上海市交通委批复。海博出租会在滴滴出行平台运营,这些车带有出租车客运资质,首批合作车500辆。司机不用交普通承包制出租的“份子钱”,平台与汽车租用公司互补资源,用收取服务费和营收抽成的方式试水用车模式。有人消息称不久专车新政就会出台,新政当即很可能促成此次合作的原因。
松下大连汽车电池工厂将于2017年投产,这将是松下全球第二家电池工厂。中国因环境问题,在政策上向新能源车市场倾斜。松下预计到2020年,锂离子电池、模块、系统、EV继电器等环保新能源的产品占比会从2015年的3%扩大到50%。
特斯拉中国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共同启动的“特斯拉充电伙伴计划”。特斯拉在中国成立的充电测试中心,会从CQC认证的充电设施企业中遴选并进行互联互通测试,将其纳入“特斯拉充电伙伴计划”。 去年12月31日电动车充电新国标出台,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为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特斯拉的入伙方式,变相开拓了特斯拉车主的可用充电网络。
自动驾驶不再只谈诗和远方
自动驾驶发展到现阶段,谷歌积极寻找合作伙伴的新闻就一直没有断过。去年曾经传出谷歌和福特合作,使用谷歌技术共同研究自动驾驶汽车。本周又有最新消息谷歌与菲亚特克莱斯勒之间的技术合作谈判已进入尾声。不过和往常合作的回应类似,涉事的两家公司都不予置评。
与此同时,针对责任归属倒是从讨论转向行动。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后,谁该负责?为此谷歌与福特,沃尔沃,Uber和Lyft合作建立了一个自动驾驶汽车联盟,专门与立法者,监管机构沟通这类问题。
以上。
我要说
登录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