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讴歌终于来了,首发的CDX你怎么看?

  • 2016/04/28
  • 车云网

花了不少心思的讴歌CDX,终于走上了本土化生产,CDX能否让讴歌品牌在国内也火起来?

几乎快被国人遗忘的讴歌,终于借助CDX的首发在本届北京车展上火了一把。这几年关于讴歌的评论,大多集中在销量低、经销商苦不堪言这类偏负面的信息上。坊间也有不少为讴歌诊脉的分析,诸如价格、配置、技术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不过在车云菌看来,真正的症结还是在市场适应性上——讴歌的各款车型都是为北美市场而生的,在很多方面也“恰到好处”地不对中国市场胃口。怎么办?只有本土化这一条路了。讴歌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它没有着急引进现有讴歌车型(国产),而是采取了度身定制的策略。这就是CDX。心思花够了,它到底能成吗?

583dfc14717b475b8a6206184f0d20b8_th.jpg

纠结于平台其实意思并不大

关于CDX,不少“明眼人”总想一针见血地寻找它的血脉或身世。诚然,CDX采用的是非独立的后悬挂,并且车身轮廓也或多或少能找到一丝X-RV或缤智的影子,但这并不能简单认为CDX就是X-RV或缤智的拉长换标改款版。市场上类似的例子并不缺乏,但只要产品足够有说服力,最终用品质证明它,消费者一样也是会买账的。

例如很多人都知道雷克萨斯ES与凯美瑞、RX与汉兰达、凯迪拉克XTS与君越、奥迪Q3与途观、奥迪A3与速腾等等之间的关系,但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最终选择。为什么?所有开过ES的人都会发现它和凯美瑞的不一样,开A3的驾乘体验也不是同排量的速腾能比的。同样的,如果CDX真正把驾乘品质做到位了,让人能够真正获得紧凑豪华SUV(也就是GLA、奥迪Q3这一类)的品质感,那么它所谓的平台和血缘也并不会成为纠结点。

讴歌CDX.jpg

当然,“非独立”还是会成为一个槽点,同时也会成为竞争对手攻击的对象。从这一点来看,似乎讴歌对于国内市场的舆情还了解得不够深。当然这从市场的角度看也并非绝对化——日系车的目标群体对于悬挂的关注度似乎远不如欧系车,最终可能坊间争议是一回事,终端销售又是另一回事。

单看卖相,CDX已基本靠谱

不再纠结于悬挂和平台以后,单看展示在我们面前的CDX,总体上的路子还是靠谱的。从造型来说,CDX可能算不上惊艳或者万人迷,甚至新的家族化前脸可能还有些许争议,但这种偏动感的线条还是符合潮流的,车身比例也还算匀称和流畅。很关键的内饰部分,CDX做得也算相当不错了。“去本田化”比较彻底,豪华感和科技感的营造功夫也比较足(例如挡把区类似NSX的设计)。所以在关键性的颜值问题上,CDX应该说没有硬伤。

讴歌CDX.jpg

从尺寸来看,CDX的长宽高为4495mm×1840mm×1600mm,轴距2660mm,算得上是标准的紧凑级豪华SUV。相比奥迪Q3,长度上有一定优势。相比GLA,高度上更符合主流SUV的标准。尽管与加长后的国产新X1当然是比不了的,但从新X1在车展上公布的起价来看,这款宝马的“同级车”似乎并没严格按照“紧凑级”来定位。

当然还有空间。作为度身定制的车型,这方面几乎不用担心——展车的表现证明,这会成为CDX的一个卖点。尤其是后排那个独特的可升降扶手设计,估计会引起不少国内买家的兴趣。因此在这些常规项上,CDX也没有问题。

讴歌CDX.jpg

讴歌CDX.jpg

动力总成只有一款可选可能是CDX的槽点之一,但它这套组合的竞争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单看发动机,这款1.5T可能还平淡了一些,但也可以与对手的1.4T/1.5T/1.6T大体相当。事实上,这个动力级别也属于竞品中的主力。关键是搭配8速双离合——这在竞品这个动力挡里,应该是唯一了,算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亮点。

成功与否,CDX尚存悬念

那是不是意味着CDX就应该“成了”呢?还远远不够。CDX是否能让讴歌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从一个边缘化的冷门品牌变得热门。亦或者说可以像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靠一款SUV单骑救主”,它还需要做好以下的功课才行。

首先是性价比。讴歌虽然品牌传承还可以,不似DS那样横空出世,但毕竟在国内经营得不好。所以CDX想吃品牌红利几乎是没戏的。相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讴歌还要靠CDX来提振。如此一来,CDX如果还是按照对手惯常的套路出牌,与对手配置价格相当恐怕还不够。

因此它最明智的做法是高配入市,用给力的标准配备支撑起本届车展上公布的25-30万元的价格。然后再适时推出更符合走量需求的中低配版本,并将价格继续下沉到新款奥迪Q3以下。

u_autohomecar__wKjB01ceKWKAcNrMAALOf4tncWM059.jpg

其次自然是渠道和营销推广。现有的讴歌渠道肯定是不够的,而且对于经销商的情绪上也需要提振和重新包装。至于营销推广,如何更好地确立讴歌的高端地位也很关键。

车云小结:

国内的豪华车市场潜力有目共睹,全球各路诸侯也基本悉数到位。作为已经“起了大早”的讴歌,能否“赶上个晚集”,CDX的成功与否可谓至关重要。

单看CDX的产品力,应该说是非常典型的度身定制品——大部分的功夫都用在了看得见的地方,诸如造型、车身工艺、尺寸、空间、内饰质感以及动力总成等各个方面。至于可能成为槽点的后悬挂,则有可能最终兑现为价格——少了独立,但同时也少了两万,可能反而是更多消费者喜欢的结果。因此只要最终的产品定位和营销上做到位,CDX、乃至整个国产讴歌在国内获得成功,还是很有可能的。

更多评论 收起评论

我要说

欢迎您!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