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超跑的冰山一角

  • 2016/04/30
  • 车云网

岂能让「野蛮人」轻易入侵?

在互联网公司以及各种年轻公司靠着更多高科技和互联属性的产品冲击着整个行业的时候,传统豪强也不甘示弱。虽然在气势上好像没有年轻人足,但依靠着手里常年累积的技术储备,地位在传统领域依然不可撼动。虽然三大神车甚至热乎劲儿都没过的大肥龙Chiron都没有来(真是太不把国内的土豪当回事了),但以车云菌向来钟情于传统技术和汽车文化的性格,在关注后生力量的同时,依然不能阻挡车云菌对于超跑的热情。

兰博基尼Huracan

LP610-4 Avio

超跑阵营自然少不了愤怒的公牛兰博基尼,虽然没有带来LP750 SV这种狠角色,但为我们展示了更加灵巧的Huracan家族中的敞篷版的LP580-2、LP610-4,以及一款特殊涂装的LP610-4 Avio。它们与硬顶版并无大区别,只是多了头发飞舞的技能。兰博基尼的动力基本上都直接写在车名上,分别为580马力和620马力,为不同调教的5.2L V10自然吸气发动机。数字上跟它们的最大竞争对手法拉利488 Spider相比可是逊色不少,但为什么兰博基尼要看似固执地坚守自吸阵营呢,毕竟连跑车代名词的法拉利都开始用上涡轮了。

LP610-4 Spyder

兰博基尼显然有自己的考虑。虽然涡轮增压发动机拥有更强大的功率和扭矩,但前提是都要加上一个转速区间的条件,自然吸气引擎在全工况下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爆发出其应有的动力,原汁原味的引擎才更符合超跑高贵的纯正血统,而这正是兰博基尼的超跑理念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虽然排量税、动力数据等都不如涡轮增压,但显然兰博基尼不会做出妥协,用Lamborghini这个单词坚守着超跑最后传统的尊严。

法拉利GTC4 Lusso

法拉利GTC4 Lusso

作为接替近些年来唯一的双门4座跑车法拉利FF,GTC4 Lusso从名字来看就顶着不少光环,“GTC”是Gran Turismo Coupe的简写,为了致敬经典的2+2跑车330 GTC,“4”代表着4座,“Lusso”是意大利语中“豪华”的意思,也是曾经出现在神一般的250系列中的名字之一,传承了不少法拉利经典的血脉。

法拉利GTC4 Lusso

GTC4 Lusso的整体外形可以说跟FF如出一辙,保险杠下方的扰流板、车身侧面的曲面和线条、以及尾部的扰流板和扩散器,在法拉利身上都是经过了严格的风洞测试和计算,使其实现了性能与艺术感的平衡,这也是为什么每一辆法拉利都被视为艺术品所在,呈现在人们眼中的不仅仅是优美,更是经过数学计算的精确。内饰风格同样焕然一新,什么豪华真皮座椅的就不再提了,这次中控台增加了一块10.25英寸的大屏,而且为副驾驶在前方提供了一条细长的屏幕,一下子提升了许多科技感。

法拉利GTC4 Lusso

GTC4 Lusso的6.3L V12引擎经过了重新调校,相比FF的最大功率和扭矩提高29匹和14Nm,达到689匹和697Nm,且在1750rpm时已经可以输出峰值扭矩的80%,压缩比也由12.3:1增加到了13.5:1。百公里加速成绩3.4秒,比FF减少了0.3秒,极速与FF同样是335km/h。

而除此之外,最新的全时四驱系统4RM-S可以适当地把扭矩输出至左、右前轮,并配合第四代电子限滑控制系统、电子差速系统以及SCM-E磁流变悬挂。另外一大亮点是首次加入了后轮随动转向技术,这在尤其看重操控的超跑上可是如虎添翼,可不能让保时捷918独占鳌头。有了这些科技装备的全副武装,在追求极致速度的同时,将操控进行最大优化,大大增加了过弯极限。

这样一辆可以供一家人出去的跃马跑车在国内售价为538.8万元起,来一辆吗?

阿斯顿·马丁DB11

DB11

又是一辆2+2豪华轿跑。还记得007幽灵党里和捷豹C-X75大战了呃..好几分钟的DB10吗?虽然说什么高科技武器都使出来就跳河了,不过它的流线型和科技感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过不好意思,DB10并不量产,所以土豪们对不起了。但是阿斯顿·马丁为你们带来了DB11,这次在国内首次亮相,是用来接替此前一直在售的主力旗舰V12跑车DB9的,要知道距离DB9 2003年第一次亮相已经过去十多年了。

DB11

DB11是阿斯顿·马丁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的首款产品搭载了最新研发的5.2L双涡轮增压V12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608马力/6500rpm和峰值扭矩700Nm/1500-5000rpm,动力相比DB9 6.0 V12自然吸气引擎足足提升了91匹/80Nm,再搭配上成熟的采埃孚8速自动变速箱,百公里加速时间约为3.9秒,使得它不再被人诟病只是徒有外表的绅士,可谓迄今为止DB系列最强发动机。虽说排量降到了5.2L,但是V12绝对是阿斯顿·马丁不会放弃的,不仅仅因为其一直以来的旗舰身份,缸体结构和气缸夹角的天然优势使得发动机有很好的平衡性,其对震动的抵消正是阿斯顿·马丁希望对优雅做出的诠释

基于全面升级的VH平台打造,采用粘合式全铝制车身,要知道这种不能焊接而只能使用粘合和铆钉的工艺可是很考验工厂的制造水准,负责这项工作的高端机器手臂也是少之又少,不过结果是车身连接比传统工艺更加坚固,在减重的同时也保证了车身的刚性。前轮轮眉和C柱下方的侧进气口和后备箱上方隐藏的通气孔为气流打造了一条隐藏的通道,这就是阿斯顿·马丁独有的“风刃”技术,更好地利用气流的作用,使车身在高速行驶下获得更多的下压力。

DB11

DB11也像邦德的装备一样,越来越富有科技感,却不失绅士的豪华与尊贵。我们在车内可以看到,独立的悬浮8寸中控显示器、全液晶12寸仪表盘、中控台控制系统都很像极了奔驰COMMAND系统,显然除了动力系统,阿斯顿·马丁在内饰设计上也得到了奔驰的大力支持。此外,DB11还配备了闭缸技术、自动启停系统,以及由Bilstein减震器、扭矩适量分配和电动助力转向共同配合组成的3种不同驾驶模式。发售价格在价格从328.80万-348.80万元。

讴歌NSX

讴歌NSX

其实早在1990,第一代大名鼎鼎的东瀛法拉利NSX就被当做是日本的第一款超级跑车,NSX义为New Sports eXperience,“全新的运动体验”,当时的目标就是法拉利的328和348。但因为种种原因在2005年被宣布停产之后,这台曾经在技术上创造了许多第一的经典车型卷土重来,从前几年就陆陆续续的流言包围下,大家对它的膜拜与期待也越来越强。在车展首日上午,讴歌的展台的角落里静静摆放着的神秘嘉宾,使展台难得地出现了一群人围着一辆未揭开帷幕的汽车不停品头论足的景象。

讴歌NSX

目前与我们见面的所谓第二代NSX,在北美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包括国内挂的都是讴歌的标。第一眼便给你一种辨识度很高的典型超跑化风格,低矮的底盘、紧凑的车身、硕大的格栅、尾部扰流板,整体性非常强,并没有太过超前的夸张设计,但给人感觉是各方面非常到位和协调。

引擎为全新独立研发制造的75度夹角3.5L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三台电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位于前轴的两个电机各有36马力,独立驱动左右前轮,另外一台47马力的电机位于中后置的发动机和专门为其研发的9速双离合变速箱中,其电池容量小于1kWh,采用类似于赛车的快充快放机制,并无须额外充电。9速变速箱日常行驶使用7个挡位,剩下的一个用于弹射起步,一个用于超高速巡航。整套动力系统的综合最大功率为573马力,扭矩550牛米。并且采用全新的SH-AWD混合动力四驱系统。与三大神车一样,标准的超跑动力匹配。

讴歌NSX

别看发动机排量不大,还有混动系统和电池带来的额外重量,不过也正是因为混动系统和带有电机的四驱系统加持,在3000rpm左右已经接近峰值扭曲,而碳陶瓷制动系统使得刹车可以同时保持力度和持久,从而克服了将近1.7吨的车身带来的多余重量。驾驶操控和性能丝毫不输同级其他超跑,尤其是得益于前轮独立工作的电机,在入弯时产生矢量扭矩,使NSX弯道性能不容小视,也符合日系跑车的一贯特点。竞争对手为保时捷911、奥迪R8、法拉利488等这些相对入门级别的超跑,预售价约为300万元左右,不过相信能够选择NSX的人一定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品位。

迈凯伦570GT

迈凯轮 570 GT

虽然P1没来,不过迈凯伦在发布了570 S Coupe和540 C Coupe之后,首次为亚洲人民带来了更加适合买菜的570 GT,是迈凯伦运动系列(Sports Series)的第三款车型。官方称570 GT将会是“迄今为止最为奢华和精致的迈凯伦跑车”,设计定位旨在提供“实用的日常体验和舒适的旅行性能”。

迈凯轮570 GT

发动机仍然是570S上那台M838TE 3.8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也就是名字中的570马力、最大扭矩则为600Nm,动力通过7速自动变速箱传递至后轮。全身上下大量的碳纤维材料使车身重量仅为1350kg,使得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4秒,而进一步加速到时速200公里需要再花上6.4秒。570 GT与570S共用悬挂系统,但机械部分经过了重新调校,前部的弹簧刚度系数降低了15%,后部的则降低了10%,可以看出为日常使用增加了一定舒适性。

迈凯轮570 GT

不过在注重日常体验,它也仍然是辆跑车,车上也只能坐两个人。但是座椅的厚度增加了不少,标配八向调节电动皮椅。车顶与P1相同,设置了机具梦幻气息的固定全景玻璃天窗,一直延伸到车尾,可惜不能打开。天窗采用了透光百分比为18%的色彩装饰,以及SSF隔声防太阳辐射薄膜技术,同时起到隔绝噪音和吸收太阳辐射的作用。这辆迈凯伦的“家用车”起售价为273.1万元。

福特GT

DB11

相信小时候玩极品飞车的时候,大家对里面一款造型微微复古、像火箭一样的跑车印象深刻,那就是大名鼎鼎叱咤勒芒的福特GT40。在2005年,福特“复刻”了这样一款经典的车型,取名福特GT。而现在福特GT发展到了第二代,在原有车型上大胆地运用了许多现代的设计元素,最大的亮点是车身夸张的气动布局,气流通过车身侧面后会从尾部镂空的开口穿过,加之车身前面和侧面硕大的进气口,使空气动力学转化为美学不再是法拉利一家的“专利”。而且,新一代福特GT车身以碳纤维单体壳打造,并辅以前后轻量化铝合金车架,用诸多现代化设计将GT40的衣钵继承了下来。

福特GT2.JPG

而在动力方面,福特并没有延续之前的V8引擎,而是采用了目前福特引以为傲的3.5L V6 EcoBoos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据称输出可以达到至少600匹的功率,配合7速DCT双离合变速箱,效率更高也更加节能。据称福特将在不久后携GT重回勒芒赛场,正式发起对欧洲大厂的挑战。不过虽然福特GT即将回到人们的视线当中,不过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新车将于2017年才投入生产,第一年计划产量仅为250辆,还是在全球。首批预订限500辆,想要购买的话需要提交申请,并等待福特的层层筛选。即使被选中,据说还要跟福特签一个协议,保证自己不会在规定时间将车辆转手卖出,预订了的都是真爱啊。价格预计为40万美金,但进到国内吧,你们懂得。

小结

面对来势汹汹的后起之秀,超跑们在这次北京车展好像并不屑于与他们近距离正面碰撞,并没有派出最重量级的选手。不过虽然主打互联、新能源技术看起来很炫,不过多数还只是停留在概念车的阶段。而超跑们可不只徒有外表,真正的核心价值在于那些性能永远优先、不计成本应用在真正量产车上的尖端科技,以及从赛车运动上传承下来的先进理念,正式这些才引领着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

然而这次来到北京的只是超跑中的冰山一角,更多重量级的车型和技术就等车云菌日后找机会近距离接触吧。

更多评论 收起评论

我要说

欢迎您!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