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锶钶李献坤:UBI模式如何助力车险改革?

UBI决不能单独存在。

车云按:

当UBI的概念一经推出之后,似乎便被业内所看好,继而随着UBI与ADAS、与车联网进一步的融合UBI车险更被誉为是车险的未来。以下是芮锶钶董事长李献坤的演讲实录,在他的观点中,UBI模式将如何一步步助力车险改革?

商业车险改革将给车险行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从去年3月开始,保监会开始推动商业车险费改政策,到现在已经一年多时间,试点省市分三批开放。到今年6月,全国都要放开保险费率的市场化。车险费率市场化后,车险费率与风险更加匹配,保险公司也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在参考基准纯风险保费的同时进行差异化定价。

可以预见,这场费率改革将对保险产品创新产生重大影响。各大保险公司目前都在积极推动和打通从互联网到UBI、到后市场增值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


商车费改后将实现差异化定价

保险差异化定价的基础是将消费者的驾驶行为、理赔和违规记录、车辆零配件价格、维修成本等因素都列为风险因子,特别是历史出险次数、开车习惯等。那些开车习惯好、出险频率低的车主只需支付较少的保费,而那些开车习惯不好、每年出险的车主来年保费可能要贵几倍。这种定价方式体现了车险的公平性,也更有利于保险公司处理索赔程序。

而传统车险定价模型由于因子维度不足,尤其缺少“从人”信息,导致模型的准确性受到影响。使用联网技术可以获得实时的用户数据,丰富“从人”信息,提升模型的预测效果,真正实现差异化、精细化定价。

UBI就是通过远程信息技术采集大量驾驶行为数据,通过综合分析车、路、人、时间、环境数据来测算风险的定价模式。UBI分析模型能够详细地反映客户的真实驾驶情况,判断客户的风险水平,客户得到的驾驶评分越高,说明风险越低,就能享受到更多的保险优惠政策。



UBI能帮助保险公司优化现有业务模式

对保险公司来说,首要考虑的是获取用户,特别是优质用户。通过UBI分析,从承保阶段就能预判用户风险,告诉保险公司哪些是驾驶习惯好的客户,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折扣。哪些用户的驾驶习惯不好,需要加强风险控制;客户也通过UBI获得了保费优惠和多种感兴趣的服务。这样,不仅能提升客户黏性和续保率就,还能为保险公司开展其他销售活动提供机会。

UBI客户交流平台还能给客户提供驾驶行为分享、讨论、比拼,满足客户的好奇心理和比较心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保险公司的互动。这些用户容易成为保险公司的活跃客户群,这也有利于保险公司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QQ图片20160427000035.png

UBI能帮助保险公司探索创新业务模式

互联网和大数据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衍生出了新的保险需求和一些难以有效管理的风险。例如,现在共享出行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趋势,很多人出门不再开车或打车,而是选择专车或拼车,很多私家车主也会在上下班时载一两个顺路的乘客。但是私家车运营不仅增加了车辆损耗,也增加了事故发生频率,给保险公司带来了不小理赔损失。对司机来说,由于出险次数增多,可能会导致第二年保费大幅提升,或者被保险公司发现因车主私自载客而导致拒赔。

通过UBI计划,对司机的风险做出精确判断,可以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司机也能通过驾驶评分获得正向引导,增加安全意识,降低事故风险。一旦发生事故,还能通过第一时间损失通知,传送和分析事故当时的数据,判断事故严重程度和真实性,帮助保险公司降低损失、减少欺诈案件的发生。而让客户得到快速的赔付处理,对各方来说都是受益的。

保险公司还可以基于GPS和天气、道路情况对进入风险区域的客户推送预警信息以减少风险发生,或提前准备道路援助和出险服务,甚至联合整车厂和后市场公司定制维修和服务,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智能手机将成为UBI的主要承载形式

根据最新的UBI车险全球调查预测,到2020年,全球的UBI保单将达到1亿。而我国作为全球第三大保险市场,一旦政策完全放开,相信这一数字将远不止1亿。欧美发达国家涉足UBI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技术相对成熟。基于UBI的数据和定价,保险公司能够将产品进一步细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将赔付成本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从收入和成本两方面增加实际利润。那些没有选择推出UBI计划的保险公司将可能面临着失去市场份额和更高赔付率的风险。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快速在国内推动UBI的实施。

很多人认为UBI就是OBD,其实不管是OBD、行车记录仪、后视镜、或者是导航设备、最后到手机,都只是UBI的数据源之一。手机UBI产品是最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只需要依赖手机APP就能实现驾驶行为数据收集和分析,无需额外加装成本。同时,还可通过SDK与既有的APP进行集成,实现用户驾驶行为数据的实时收集和分析,并通过对用户驾驶行为的反馈和运营激励进行正向引导,提升驾驶安全。

UBI可拓展以用户为中心的推广渠道

单纯的UBI数据分析可以督促驾驶人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如果将其和保险经营挂钩,还可协助保险公司进行客户风险状况的收集、分析、识别,从而为用户“量身打造”基于驾驶行为习惯的保险产品。未来保险公司的业务模式将不再是以保险公司为中心,以渠道推广为主的B2C、B2B2C模式,而是将发展成用户参与度高的C2B2C模式,借助数字化技术向客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

譬如,在保单有效期之内,及时为客户提供反馈意见,告诉他们驾驶习惯怎样,鼓励他们采用更好的驾驶方式、提醒减少燃料的消耗,推送服务消息等等。还可以从车载或手机导航信息中获得客户的出行信息和消费偏好,向客户推荐沿途的加油站信息和餐厅附近的休闲娱乐服务。或者当客户要赶去机场,可以根据目的地距离,预计抵达时间和路况提供“误车险”、“误机险”等等。只有给用户创造了价值,用户才会愿意跟你玩。

UBI还将延伸倒车险以外的寿险和健康险领域

UBI产品不仅能直接引发车险行业的变革,还将延伸到其他财产险、甚至意外险和人寿保险的领域。通过各种各样的可穿戴设备,比如健身运动的手环手表,对客户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管理,既能帮助客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疾病风险,还能让他们享受到免费或者优惠的保险服务;而寿险和健康险公司也降低了赔付率,同时通过收集有价值的用户数据,调整风险模型,更准确地计算保险费率。

保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每家都在打价格战,要想争取最优质用户,只有依靠获取更多精准有用的数据,建立优秀的定价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才能实现,这也是UBI的核心价值所在。

汽车即服务——车联网密切影响众多保险产业链

传统模式下,汽车服务的原始定义就是车辆维修、保养以及各种电子器件的集成服务。而汽车连接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如泊车辅助、自适应巡航控制、盲点辅助,防碰撞和改善夜视等等。

汽车本身也成为各种服务的载体。车主可通过智能语音和联网技术,实现拨打电话、设置导航、感知路况等等,这些服务数量与类型也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化,包含了从无线下载更新到按需出行叫车、代驾、代泊等服务。

UBI需要开放的合作模式

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已经针对UBI开始试点,学习核心技术,收集研究客户反馈,完善产品体系+数据分析模型;车联网技术供应商也主动向保险行业推荐UBI相关服务,部分已具备基本技术和渠道资源;而大型互联网公司借助自身强大的客户基础,正在探索车联网UBI的平台价值;移动运营商也在迈进这一领域,希望将移动网络服务打造为UBI供应链中的价值枢纽;汽车制造商也在积极研发智能车辆,希望成为未来UBI数据和服务的核心提供者。各利益相关方都需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相互协作产生合力,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芮锶钶目前是完全开放的合作模式,正在跟保险公司、主机厂和后市场的公司布局UBI,也会通过旗下的保险经纪公司设计完整的UBI的解决方案,和更多的合作伙伴探索创新的商业模式,希望未来能和更多的朋友沟通和分享UBI的发展情况。

更多评论 收起评论

我要说

欢迎您!

退出